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邓州,天下读书人的圣地。
虽是后起之秀,却与齐鲁的孔圣人故乡和设有建康贡院的江南之地并称,赫赫有名的崇正书院就是出自于此。
与其他两地不同,邓州更加施行有教无类。
便是几百年历史的崇正书院,也接纳了很多平民学生。
后来更是出了一个专教寒门子弟的名儒贺学究,凭一己之力将邓州文风再次拔高。
有人戏言天下仕林,邓州独占一半。
自然不是指邓州人独揽晋朝官场的一半人才,但晋朝士大夫得有一半儿,都曾在年轻时前往邓州求过学,抑或是拜请过邓州出来的西席。
这样一个与各级官场有着丝丝缕缕半师情谊的州府,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怎么也不该受了大灾而朝廷却听不到丝毫的风吹草动。
然而事实就是这么荒诞的发生了。
晋朝去岁北地大旱,南地大涝,位于中部的邓州却依旧富庶繁盛。
不是说它地理位置好,未曾受过灾情。
其实邓州更加倒霉,在六月随着北地诸州一道经历大旱后,十月又同南地各府一起迎来了大涝。
不过到底是仕林圣地,在两次灾害里,朝廷最先救济的就是邓州,四方官员紧周边各府之力去保邓州一州无虞。
当时总领治灾的,还是二皇子楚席昂。
邓州在两次灾情中的屹立繁盛,是楚席昂当时最卓越的政绩。
他能被册封为齐郡王,邓州的亮眼功绩必不可少。
楚席昂倒台后,治灾事务才由皇长子,也就是琣郡王楚席康顶上。
而如今邓州宣城的太守,更是七皇子楚席平的母舅、淑妃娘娘的胞弟。
谁能想到邓州如此多灾多难,去岁经历了洪涝与干旱,今朝又来了大疫。
仿佛是上苍成心要和邓州过不去。
能瞒着朝廷,也是机缘凑巧。
如果说渝州是兵家必争之要塞,那么邓州自然是政坛必争之要地。
皇长子琣郡王楚席康统领治灾事务,在邓州自然有眼线。
四五六等诸位皇子亦有门人客卿出自邓州,七皇子楚席平的母舅更是邓州太守,等等。
恰在这多放平衡之下,邓州成了一个必须永远繁盛的州府。
经历去岁的旱灾与洪涝,国库空虚,朝廷对赈灾救济事项一再不满。
又经历了齐郡王的倒台,邓州系官员也遭遇了大清洗,如今邓州任上的都是新官,急着想做出一番政绩还来不及,哪里敢顶着圣怒自揭其短。
又遑论疫情初发的时候,并没有人重视,只以为是民间发了场无关痛痒的流感伤寒,过几天也就自己好了。
多方因素下,尽管邓州乱象丛生却竟然无有一人往上汇报,各级官员不分门第和后台竟达成了前所未有的统一与和谐,全部联起手来共同营造歌舞升平。
然而疫情短短数日便席卷全州,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及至今日,邓州已然成为人间炼狱。
可笑是疫情越凶,邓州官员们越是捂得严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