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且,本朝皇帝虽有喜欢美人,有娶了先皇妃子的,有继承兄弟夫人的,也没人做得出强迫儿媳之事。
什么美貌的女人找不到?
难道,他就不担心儿子造反,再来个逼宫,乃至于玄武门之变?毕竟唐中宗时候,因太子废立之事,也又有宫变,又在玄武门外。
南北朝
崔浩在监牢里,昏昏沉沉抬不起精神。
虽然历经三朝,是历代皇帝最倚重的谋臣,但是他毕竟七十岁了。
当初骤然生变,他还不明白到底到底是哪里触怒了陛下。
前些天,本来一切岁月静好,他还作为领头的重臣,带领群臣,终于修完国史。
突然,陛下将他召到宫中,询问国史之事。
“《国记》都是你所写的吗?”
太武帝表情不善。
崔浩猝然接受诘问,应对不清。
而当时还有高允和太子一起在室。
太武帝见崔浩自辩不清,勃然大怒。
太武帝以其在国史中,讥讽皇族下监狱之事,下令将所有涉及国史的一百多人夷灭五族。
宛如惊天,崔浩竟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辩解,便被送进狱中。
“臣有罪。”
崔浩在昏沉中,喃喃道:“但求陛下饶恕族人,老臣甘愿谢罪。”
过了会,他又流泪:“老臣为何不曾学习范蠡呢?李斯也是前车之鉴呀。”
另一边的高允想起国史之祸,也为崔浩叹息。
崔浩就算有私心,未曾早日退隐。
可国史之事,他并未做错什么,史书记载国家得失的事实,本就是正常。
所以,他又如何能辩驳呢。
看到天幕提及篡改实录,遗臭千年。
一向谨慎的高允,也免不了露出复杂的神情:“月女郎可敢于直言呀,在下自愧不如。”
也不知道陛下看到这里,是不是又勃然大怒。
这句话也是在指着他的鼻子骂。
但是,若是就此,能多宽恕一些性命就再好不过。
【后世的史学家们收集史料,研究过程中也有疑惑。
第一,当朝文人如张说、武平一等均对上官婉儿褒奖不已。
他们所写的书和序文,无一不夸赞上万婉儿为天子良辅。
其辅政能力和文采,在武则天和中宗时候都是世间一绝。
可史书上虽写其辅政和文采,却又称其淫乱宫闱,为情人善弄权力。
第二,太平公主和韦后一党不和,《旧唐书》暗示上官婉儿和韦后同党,因此一同被李隆基所杀。
这样看来,太平公主和婉儿不同党派,必定关系很差。
可是,偏偏张说为上官婉儿所写《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却提及太平公主。
这说明此序是太平公主所请。
这文集序中,说太平公主与昭容曾共游同宴,如今感伤物在人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