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刚才已经说过,他父亲是联华书店的股东。
苏葵还没说话,徐志达就道∶&ot;不用了,这件事我会考虑。
&ot;
此时,蒋美琴却开口道∶&ot;惟伦,张先生到了。
&ot;
只见大厅入口走进来一个人,穿着一身西装打着领带,明明看着是上了年纪,头发却没有一丝白,看起来竟然比谭惟伦大不了多少。
徐志达道∶&ot;既然这样,谭先生还是先过去吧。
&ot;
谭惟伦显然也知道几人不和,便歉意道∶&ot;几位先生,那我就失陪了,之后再与您几位叙旧。
&ot;
他又对苏葵道∶&ot;苏小姐,再会。
&ot;
苏葵还没说什么,蒋美琴就说道∶&ot;惟伦,我们先过去吧。
&ot;
谭惟伦微微皱眉,却什么都没说,对几人礼貌点头,然后离开。
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连怀国摇头∶&ot;苏葵同志,建议你以后少与他来往。
&ot;
&ot;的确,他这个人绝不能深交。
&ot;谢剑侠也插进话来。
苏葵摆出洗耳恭听的架势,两人跟苏葵说起了谭家的事。
谭家当年是在东市做船业生意的,后来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举家离开大陆来到港城,由于当时带来的资金充足,这几年也算发展得不错。
他的父亲谭克恒虽然离开,但没有忘记国家,和几位爱国华人都保持着不错的交情,并且向以发行大陆图书为主的联华书店注资,成为书店的股东。
&ot;谭克恒先生确实是一片爱国情……&ot;连怀国摇头,&ot;就是他这个儿子………&ot;
&ot;是因为他和那位张先生走得很近吗?&ot;
徐志达问∶&ot;你可知那位张瑞山先生是谁?&ot;
苏葵想了想∶&ot;能和几位先生形成对立,又能在港城活跃,背后没有人支持是不可能的。
&ot;
苏葵在几人眼神下,平静地说出一个词∶&ot;美方。
&ot;
惊讶多了,几人倒是平静了,只是叹气。
说起来,这件事在港城并不是什么秘密。
港城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又因为其独特的背景,自五十年代起,美方便开始重视港城的作用。
甚至将港城称为&ot;民主的橱窗&ot;,&ot;大陆观察站&ot;,想要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辐射整个东南亚华人,输出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价值观。
为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对港政策,成立了在港城的新闻处,通过广播、报刊、杂志、翻译作品等方法不断展开宣传手段,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试图以此取得&ot;意识形态战&ot;的胜利。
与之相对的,一大群爱国华人同样组成宣传阵地,同样利用广播报纸期刊等宣传手段向港城民众宣扬大陆的正面形象。
四十年代前后,因为特殊原因来到港城暂居的文艺人士很多,他们有些后来回国支持祖国建设,有些就留在港城,成为了爱国战线的中坚力量。
徐志达,连怀国和谢剑侠几人都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