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有点儿纳闷,加尔各答不是印度的大城市吗,看起来不像呀。
正当老板把热乎乎的鸡蛋饼拿给我们的时候,几只老鼠从我们的脚边慢悠悠地爬了过去。
没错,是慢悠悠地爬了过去,而周围所有的人都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
我定了定神,尽管脑子里不断冒出各种联想,但饥饿还是迫使我大口地咬了下去。
不管制作鸡蛋饼的卫生环境如何,这个鸡蛋饼的味道确实还不错。
晚上我们站在旅馆的顶楼吹风,对面那栋楼里有几个人对我们挥手打招呼,虽然隔了一段距离,但还是能够很清楚地看见那是一个逼仄的房间,满满当当都是人,比我印象中的筒子楼还要拥挤。
旁边的男生说:“印度的面积只相当于中国一个大一点儿的省,但人口却有望赶超我们,所以很正常啊。”
这句话令我想起妹尾河童在《窥视印度》中提到过的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他问一个已经生了七个小孩,但仍然打算继续生下去的妇女:“生这么多孩子,不会担心养不起吗?”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也有同样的疑问。
可是那位妇女却笑着说:“怎么会呢,就是要多生几个,家里才有人干活呀。”
我承认,这个回答对我来说,简直是神一样的逻辑。
印象中,加尔各答的夜晚比我在中国一些小县城里看到的夜晚还要萧瑟。
而满大街的鬼佬们,比起在清迈时认识的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未免显得太过颓靡,就像是被什么东西砸蒙了似的。
到处都有向游客伸手讨钱的乞丐,有打着赤脚跟着你走几条街的孩子,一边喊着“madam”
,一边做出往嘴里塞东西的手势,意思是要一些食物,还有穿着邋遢的艳丽纱丽的老妪,会伸手来拉你或者拍你,在你拒绝给钱之后,她们则会用你听不懂的语言狠狠地骂你。
Jenny安慰我说:“我们不能只看到这座城市的疮痍。”
这只是印度的第一站,但我隐约有一种预感,接下来的印度之行会不断地给我的生命中注入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鲜特质。
的确,在后来的行程中我的预感得到了证实。
印度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在颠覆我的认知的国度,它太丰富了,它给我的东西太多了,我很难在短时间之内给它一个精准的定义,我甚至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去描述自己的感受,喜欢或者讨厌都太浅显。
有一天我去逛书店,一进门就被一本影集吸引了。
封面上是一个孩子的眼睛,很忧伤,也很平静,是那种接受了自己的命运的平静。
这本影集叫做《IfIwererain》,主题是印度的流浪儿童,我站在那里翻看了很久,直到流泪。
最终我没有带走它,因为我无力购买任何人的苦难,因为我觉得以这种方式抒发慈悲,其实是一种伪善。
回旅店的时候,看到路口有个小男孩坐在地上,一直抬着头看着天上的风筝,在印度好像每个孩子都会玩那种纸制风筝。
我走过去,犹豫了很久,还是把包里的饼干送给了他。
Jenny问我:“为什么这么多小孩你只给他?”
我说:“因为我只有一包饼干,因为他让我想起王尔德的那句话。”
我们都生活在下水道里,但依然有人夜夜仰望星空。
{她一直强调,我是一个母亲}
在加尔各答那条著名的背包客街上,每天都有几个穿着纱丽的印度妇女整天拿着Henna问女游客:“要不要画一个,小姐,很美丽的,小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