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于家和徐家教导孩子,都是以稳妥为先,因为两家人少,每个孩子都很重要,真要是出个事,两家都得倒。
徐慧娘仔细一想,觉得确实不宜过急。
她又问起了外头的灾情,还有赈灾的事情。
于泽说起此事,心情还算轻松,他对储君多有赞叹:“今年朝廷下发的赈灾银子足够,粮食也没缺斤少两,殿下频频问询,想来是一直盯着此事,储君行事与陛下,大为不同啊。”
“看来那位殿下更看重实务,储君心念百姓,此乃百姓之福,也是你的福气,你可得好好做事,千万别学其他人蝇营狗苟那一套,做个好官。”
徐慧娘眉宇间的忧愁散开些许,她一直很担心于泽过于耿直,官途不顺便罢了,得罪了哪个小心眼的上司或同僚,被人暗害,如他父亲般早亡,于家就彻底完了。
没想到,得遇明主,日后就好过了。
于泽郑重应下。
他想着明日可以用那位殿下的名头去跟当地大族说一说,殿下看重百姓,那些大族总不能一直见死不救。
冬日太过漫长寒冷,必须在那之前,准备好足够多的干木柴。
于泽想得挺好,第二天,那些大族就给了他一记重拳,让他明白了,并不是每一个大族都很有责任心。
那些大族不光不出力,他们还希望百姓能过得更惨,那样他们就能用更低的价格,买佃户奴隶了。
于泽顶着细雨游走一圈后,颗粒无收,回去一细想,就知道那些大族在打什么主意。
他被逼得没办法,左思右想间,朝廷的人来了,说要重启之前五水县的大坝修建。
于泽本想拒绝此事,现在百姓流离失所,哪儿还有多余的精力去服徭役。
没成想,此次大坝修建,工钱给够,饭菜给足,与以往完全不同!
于泽大喜,百姓有了钱,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啊!
第89章
各地的水利工程安排下去后,李暮歌就没有再将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而是开始盯着练兵。
一晃时间就从夏到了秋,又临近入冬了。
去往各地监督工程的人陆陆续续回京,北边的人回来的比较早,因为到了冬天,北方温度低,土都被冻上了,根本没法挖开,所以工程早早就停了。
这些官员回来后,李暮歌开始听他们述职。
连带着还有那些任期将至的官员,他们也一一到长宁来述职了。
述职其实就是在李暮歌跟前发表工作报告,总结一下自己在地方上任职的几年里,都有什么成绩,做了多少为国为民的好事。
如果政绩好看,就会被吏部记录,其中政绩卓越者,会有到李暮歌跟前述职的机会。
这是一个让君主记住他们名字的好机会。
所以每一次述职,官员都会提前许久开始准备,期待自己能够一鸣惊人,以后若是能够直接留在长宁就更好了。
可惜,能够留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多是品级比较高,家世比较好的官员。
李暮歌还没有看见能到她面前来述职的官员,也就是说,这些年来,地方上的官员,政绩突出的是一个没有。
大多数官员都比较稳,任期崇尚无功无过,有点儿功劳能高升一点儿最好,没有也行,只要别有大过就最好。
这是太平盛世时的通病,外部稳定,内部就会生出懈怠。
只有于泽,是本次述职官员里比较特殊的一位,他能够直接到李暮歌跟前去述职。
在听于泽述职之前,李暮歌先听了前去各地监督工程的宫人们的述职。
这些宫人全都是接了她给的命令前去,一个个不敢怠慢,将自己在外的见识一一说明。
其中还有几个掏出了地方官员以及御史台监察御史给予的好处。
这些好处并不是说,他们一定犯了事,只是官场上一种面子上的人情世故,表达友好的。
细问之下,那些给好处的地方,还真是什么事儿都没出,那些精于世故的官员都清楚,李暮歌特别看重本次各个工程的质量,盯着户部拨款呢,他们哪儿敢碰老虎的尾巴啊。
倒是那些什么表示都没有的地方,有几个动了工程款得。
“奴从未见过如此抠门的官员,还是世家出身,怎么连一文钱都不舍得给,不仅如此,还要反过来克扣百姓的口粮!
他难道就不羞愤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