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66章
接下来几天朝中还算平稳,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雪灾上,那两天长宁城下的大雪,在别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山中村落里,成了天灾。
这几日雪渐渐融化,这场雪造成的伤亡数量也被报了上来。
死了三十余人,伤了上千人。
这三十余人都集中在夜城附近,那边山多,每年下雪下雨,那边都是重灾区,要不是有明月泉在山上,估计夜城附近的人早就搬走了。
明月泉给了那些人活下去的本钱,只要将泉水从山上运下来,他们就能得到一笔足以让一家老小活下去的钱财。
夜城的人不光没有因为自然灾害频发而减少,甚至这些年来还隐约有上升趋势,也是因为人太多,所以每次受灾,那边死得人也多。
皇帝得知此事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李暮歌觉得皇帝完全不在乎死的那些人。
在皇帝看来,不过是几个庶民罢了,死了就死了呗,朝廷下发了修葺房屋的钱,他们没把房子修结实一些,怪得了谁?
而且还非要在那种危险的地方建房子,朝廷已经仁至义尽了,他们死了就是运气不好,不然怎么别人不死,就他们死。
有类似想法的人不管是皇帝,李暮歌还听一些官员私底下这么说。
有些官员的怨气是真的很重,引发他们怨气的人,是工部的新尚书卫勤。
卫勤上来后就想要干点儿实事,而且他确实算得上是比较重视民生的官员,以前他在刑部当主事,就是那种事事要过问,对底下百姓很细心的官员。
雪灾发生后,卫勤就一直在问后续怎么安排,冬天还很漫长,大雪不会只下一次,趁着此次机会,卫勤很想派人细查一下底下,以免再出现类似的惨剧。
因为卫勤非常重视,他甚至自己领头外出监督底下的官员做事,以身作则。
所以不少官员对此怨声载道,平日里到了冬天,他们都可以休息了,没什么大事要办,现在卫勤非要折腾,他们只能跟着一起干活,大冬天外出,累得要命,他们怨卫勤吃饱了瞎折腾。
按理说此举为国为民,是官员理应做得分内之事,这些官员根本没有立场怨卫勤。
可大庄的官场就是这样,人多声音大,有理也没用。
因为卫勤调动的官员有些多,导致一些本来人手还算足够的部门,有些人手紧张起来,经常会跑去吏部要人。
再加上之前杨家被关起来的那一堆人的空缺还没补全,人手更少,吏部最近忙得不行,颜士玉在吏部做事,跟着忙活起来。
导致颜士玉来找李暮歌,都开始抱怨起工作来了。
“真不知道卫尚书在想些什么,修葺的费用是进去那位尚书主持下发的,修葺房屋的事,也全是那几个关在大理寺的罪官在管,现在出了事,他最多只能亡羊补牢,专注填补窟窿便是,非要刨根问底,现在他的行为,跟重新再做一次修葺也没什么区别,这不纯粹是折腾人吗?”
颜士玉加班加到眼底都有青黑了,她气哄哄地喝下一口热饮,又骂道:“都怪肃国公,他没事儿给卫尚书批那么多人干什么!
合着不用中书省的人去做事,他就随便批啊!”
颜士玉对覃家的意见非常大,这事儿严格来说算不上覃昌的错,但颜士玉就要将过错推到覃昌身上。
李暮歌喝了口热腾腾的奶茶,嚼碎了里头的珍珠,长舒一口气。
“消消气,等明年开春恩科后,吏部就有人了。”
颜士玉将不满说出来后,心情好了很多,闻言点点头,低头的时候看见手里的热饮子,有些好奇地问:“殿下,冬日怎么还能有牛乳?”
“把牛乳变成粉末,就能储存很长一段时间,要是往里头加点儿对身体好的东西,给婴儿吃,可以让婴儿活下来。”
颜士玉没想到还能这么干,她闻言眼睛一亮,赞叹道:“不愧是殿下,没想到还能这样储存牛乳,可是,这东西给婴孩吃不好吧?听说很多孩子直接喝牛乳,会腹泻。”
“反复煮沸三次后就不会腹泻了,你想想,要是有奶粉,是不是有很多孩子就能活下来了?”
李暮歌说到这件事,肉眼可见得开心起来。
在大庄,最底层的百姓完全是消耗品,平均寿命连三十岁都不到。
他们是消耗品,他们的孩子就更惨了。
因为长期吃不饱,营养不良,很多生下孩子的女子都没有足够的奶水喂养婴儿,大庄婴儿夭折率高的惊人,占第一的死亡原因不是疾病,而是饥饿。
至少一半婴儿是被活活饿死的。
生牛乳羊乳不能直接给婴儿喝,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像是米汤一类的东西,也不足以提供婴儿生长所需全部营养,更不要说贫困至极的庶民们,根本无法稳定提供粟米和牛羊乳给婴儿。
人口是发展的基础,李暮歌不想再看见被活活饿死的人,她没办法一步到位,让所有人都吃饱,她只能努力一点点,一步步去做,能解决多少解决多少。
颜士玉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她说道:“可是殿下,这牛乳再如何好,也不敌乳娘的奶,而那些请不起乳娘的人家,恐怕也买不起牛乳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