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宁疏白不解,“殿下,这是?”
“外祖父,近些日子长宁城因太子门客科举舞弊一事,闹得群情激奋,您应该听说了,许多学子聚在文绮楼,抨击此事,前段日子,小舅父将文绮楼转让给长安,长安听了许多学子的意见,最后写了本折子,想要上奏父皇,改一改目前的科举。”
宁疏白自然知道文绮楼的事情,他看了眼小儿子,小儿子眼观鼻鼻观心,老老实实坐着,没有任何反应。
宁疏白没有就文绮楼易主一事说什么,而是摊开折子,开始读上面的内容。
折子上的字,一横一竖自有章程,没有行书的潇洒大气,也不是草书的随性飘逸,硬说的话,这字就是规整。
大小一致,横平竖直,瞧着特别干净,赏心悦目。
“力道不足但已有自己的风格,殿下的字可评为上佳。”
李暮歌不太好意思地笑了笑,她这就是楷书,主打一个卷面清晰整洁,能练成现在这样,已经是她穿越后每天不停练字的结果了。
古代见字如见人,现代可以不练字,但在古代不练字,写一手烂字,那什么都干不成了。
人没法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在文学要求甚高的官宦集团面前,凭借一手烂字,可以轻松得到所有人的讨厌。
李暮歌可以让颜士玉帮她润色文章,但折子得她亲自写,要是写得字太差,皇帝翻开后,估计看都不看,直接扔到一边去了。
夸完字,宁疏白开始看内容。
和当下许多官员写得折子不太一样,李暮歌的折子里没有那么多无关紧要的拍马屁内容,不会上来先关心一下皇帝的身体,也不会时时刻刻强调,她是为皇帝着想。
她的折子,是讲事实摆道理,用她遇见的事情,听到的声音,来佐证她的想法,以及她提出来的改进办法。
门客之所以能买通考官,是因为科举制存在两大漏洞。
一个漏洞是不糊名,考官可以轻松找到任何一个考生的卷子,这种情况下,不光是买通考官的人能得方便,那些家中有大官的士族子弟,同样会得到方便。
考官如果批改了自己恩师儿子的考卷,难道不会高抬贵手,放对方一马?
第二个漏洞是不誊抄。
这个漏洞和不糊名组在一起,相当于身份完全写在了考卷开头,长此以往,还用考试吗?直接在考卷上写我爹是几品大员,我家中世代簪缨,就能得到最上品的评价,届时科举形同虚设,与古时九品中正制有什么区别?
除了这两个漏洞外,李暮歌还提了一嘴关于保密和避嫌的问题,出题的考官在出题后,还能自由出入任何场所,泄题就是张张嘴的事情。
避嫌更不用说,现今的科举制,只规避了父子关系,也就是不会出现父亲给儿子监考的问题,但并没有规避师生或同门。
这些都是小问题,大问题还是贿赂考官舞弊的问题,所以一定要糊住名字,安排人统一誊抄卷子。
杜绝从名字和字迹上分辨考生,对考生特殊对待的情况发生。
宁疏白看完折子,震惊良久。
“初生牛犊不怕虎,殿下可真是胆大。”
宁疏白震惊过后,是惋惜,惋惜前十几年,他没有将这个孩子接到身边来悉心教导。
好在现在也不晚。
宁疏白将折子放下,宁泽世拿过去仔细看起来,他越看越吃惊,因为这上头的东西,完全不像是一个刚及笄不久的公主能想到的。
“殿下所想极为正确,可想要实行,难上加难。”
宁泽世也在惋惜,惋惜这样为国为民的好政策,想要实行,实在困难,很可能会胎死腹中,“科举刚开始实行那几年,朝中便有大臣上书,希望能将考卷糊名,可几次上书,均是无果,殿下可知为何?”
“那些世家大族不愿意。”
李暮歌当然知道是为什么,她同样不意外,有人在她之前,就看见了科举的弊端,并且想要改变它。
糊名和誊抄,本就是后世科举的改变,在没有李暮歌的古代里,无数古人已经想到了这些。
李暮歌自认,自己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对,大世家家中子弟众多,合适的官位却有数,科举能让那些大世家多多安排家中子弟,他们如何会允许科举改制。”
宁泽世说到最后,话里已经带上了怒气。
“外祖也觉得,这本折子递上去,注定会无功而返吗?”
李暮歌看向宁疏白,这位历经三朝的老人用一双饱含智慧的眼神看着她。
岁月爬上了他的额角,改变了他的容貌,甚至更替了他那颗曾想改变国家的报国之心。
“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