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永安四年八月,清普寺寺主兼僧曹大僧统弘映法师坐贪墨僧祇粟,盘剥僧祇户而下狱,清普寺名下的田产店肆尽数收缴国库。
清普寺本身虽未受到查封,但僧人们惶惶不安,有门路的纷纷逃去别的寺院挂单。
香客们对其也是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被人知道自己以前没少往里捐香火钱。
一时间偌大的寺院就这么寂静了下来。
百年前,和尚道敬目睹了战乱中易子而食的惨剧,无人收殓的尸骸和家破人亡的流民,于是发愿“在此苦海之地,筑一处安心之所”
。
清普寺在最初的十几年里,只两间寒寺,一个老和尚和三个小和尚。
那时的清普寺虽寒微,道敬和他的三个弟子却是真正在普度众生,以至于京中百姓至今有人在家中供奉着道敬的像。
世事沉浮,百年之后,清普寺成为了首屈一指的洛京大寺,一场变动之后,又回到了最初凄清的模样。
当清晨的第一缕熹光映照于宝殿的金身佛像之上,不知在普照众生的佛光中,是否会有人见到曾有一个黑袍布衣的和尚曾在此虔诚地发下弘愿:
见此间地獄,愿尽微力,引众生生暂得清涼。
洛京和地方各寺院所占隐田隐户尚在由雍王郎中令姚约和司隶校尉裴歆查办,只洛京下狱的僧人和僧官就不下百人。
自前朝以来,上至皇子后妃,下至平民百姓,一向崇佛信教,甚至有舍身佛寺,将家产全数投献的,以至妻儿生活难以为继。
可在孟临衡近日雷厉风行的打压下,周人别说佞佛了,简直可以说“谈僧色变”
。
钟太尉因曾荐举弘映而自劾,并上疏奏请:“元元之命,实可矜伤。
请听平益民还乡课输,俭乏之年,周给贫寡,若有不虞,以拟边捍。”
孟临衡准了钟太尉关于平益民之议,并颇为仁慈地体恤钟太尉:“小人奸诈难防,太尉宽厚长者,一时被蒙蔽也是情有可原,太尉不必自责。”
虽然朝廷准许平益民还乡,但背井离乡多年,世事多变,益州早已没有属于他们的屋宅和田产,大多数平益民仍旧留在了京畿的平益郡。
至少他们现在已算大周的编户齐民,不再受僧曹的压迫,日子总算是比过去好过得多。
钟含章掀起马车帘幕的一角,和煦的晨阳照得她面上一暖,今日是洛京入秋以来难得的响晴天。
她不禁将眼睛也闭了起来,凉爽的空气中飘来一丝若有若无的金桂香气,不浓不淡,恰到好处的舒心让人的心情都欢愉了起来。
马车晃晃悠悠,不急不徐地行进着,钟含章的心思一放松下来,意识也跟着逐渐模糊了起来。
这一觉她睡得没多安稳,迷离之际她仍在默默盘算着今日诗会之事,以免尚有遗漏。
怀着这种不踏实的心入眠,自然连梦境也不踏实了起来。
梦中一座阁楼火光漫天,她站在火光之外,不停地有人从她面前走过。
有人在喊叫,有人在哭泣,有人在火焰中挣扎,有人不管不顾地冲进火光里。
一幕幕的画面如皮影戏般闪过,她却只能站在火光之外看着。
一个青衣女子从她面前跑过,跌跌撞撞地冲进火焰里。
她拉住那个女子,想要告诉她那幢阁楼已经快被烧塌了,别去送死了。
青衣女子回过头来,钟含章却看到了自己满脸泪痕的脸。
她恐惧地松开了手,看着自己决绝地走进火光里,被大火吞没。
钟含章拼命想要醒过来,但她的意识却像被这场大火困住了,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这是钟含章生平第一次感到对自己力量的无能为力。
车轮似是磕到了什么,车厢跟着重重颠簸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