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有了此心态观景,才有了“细泉松径里”
这种别具一格的景致。
是以要写泉,也要把泉水恬静,不为外物所扰的特点写出来,同时,还要兼具艺术的美感。
定好了大概方向,宋知意一边研磨,一边琢磨着诗该怎么写。
墨磨完后,他也想好该怎么写了,提笔写下:
《山中流泉》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4]
写完诗,宋知意长舒一口气。
他把今日的草稿又检查了一遍,又大致想了想明日誊抄文章草稿该怎么写后,便到傍晚了。
下午下过一场下雨,现下已经停了,所以已有不少考生拿出“五更鸡”
开始做上晚饭了。
“五更鸡”
又叫“五十鸡”
,是一种以铜铁或竹木制成外罩,中置油灯,便于夜间煮食的小炉。
因为其便携,所以是考生常带来科场烹饭的工具。
宋知意倒是也带了五更鸡,但并不打算今天用。
他把篮子里最后剩下的几个饼和点心拿出来,饼是米面做成的甜饼,而点心则是江守徽的小丫鬟红豆做的一种叫松黄团子的江南特色点心。
做法是讲松花摘下,晒得干干的,取其粉,再用细绢筛过,做出金黄的松花粉。
接着用糯粉裹甜馅为团,或饺,下水放熟。
撩起,外磊松花,清香可口。
[5]
红豆一口气做了很多,宋知远和宋知意便也有口福享受到了。
宋知意吃完了最后一个甜甜糯糯,香软弹牙的松黄团子,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他将写字的案板取下,略微收拾了一下便打算歇息了。
这小小号房不过宽三尺,深四尺,宋知意只能一半身子斜躺在又薄又硬的木板上,另一半身子依靠在墙上,身子不能舒展,再加上这小小的巷子不通风,实在是潮湿闷热,一时间让他有些难以入眠。
可隔壁不知是那位学子,竟隐隐有规律的鼾声和磨牙声传来,像是已经熟睡的亚昂子。
宋知意心想这一定是个经验丰富的老考生,听着他一起一伏的鼾声,疲劳的宋知意倒也跟着他一起睡了过去。
第二日,宋知意随着天光而醒。
简单洗漱让自己清醒后,他便开始了新一天的答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