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吴轼实话实说,前世时潘子就是这样,只要参加比赛,基本上就是吊打同龄人,直追老前辈。
“.”
乔斯沉默下来。
“吴轼,先上去开几圈吧,到时候和我说说感受。”
罗莎喊道。
“好,来了~”
吴轼坐进自己崭新的座驾,这辆卡丁车,光是车架就要三万欧,放到国内差不多三十万,在2010年,这些钱足够在鹏城此时还算是外城区的地方买套八十方左右的房子,未来,没个一百几十万可下不来啊!
不过这些事,他在2007年的时候就跟老爸说了,也不用想太多。
嗡!
卡丁车驶入赛场,不愧是大车厂整出的玩意,牵引力平顺性非常好,车架的刚性十足,转弯时拖拽、黏涩感都很微弱。
当然,这些驾驶感受更多优化的是怎么让车手更舒适的操控车辆,真正要优化圈速,还得细微调整前后轮倾角、悬挂、化油器等可调整的部分。
几圈下来,吴轼的已经能够大致感知清楚车辆的情况,如果要完成绝对车感,跑个一千多公里就差不多了。
嗯,一千圈不到而已,以每天二十圈算,也就两个月的时间,距离今年的赛事还有的是时间。
来到维修区,罗莎将笔记本电脑端来,问道:“和我描述你的感觉。”
“感觉还行,就是转向不够灵敏,我想我需要释放更多的转向。”
吴轼偏好转向过度。
“好,这是你当前的数据,每个弯角的转向幅度都在上面,调整后,你再去跑几圈,再回来告诉我你的感受。”
罗莎道。
“没问题。”
吴轼戴好头盔,再度下场去跑。
跑圈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并不是什么好看的玩意,观众只能看到车子一圈又一圈的跑,不管在弯道中车子侧倾有多大,只要没翻,在他们眼里都是一样的。
但对于车手和工程师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
车手在不断跑圈的过程中,心率居高不下,因为他必须要时刻精准控制车辆入弯,往往只有直道的时候才能放松一下神经。
而工程师,则是完全盯着电脑上的曲线数据图,需要具体分析车辆的状况。
这还仅仅是卡丁车级别的情况,到了更高级别的方程式系列,需要分析和掌握的数据会更多、更复杂。
辛勤的一天结束,照明不足才迫使车手们离开赛车场。
吴轼口干舌燥,接过罗莎递来的水就拼命灌,然后一转头,就看到乔斯在对潘子说着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