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刘兰成自然表示欢迎,李逸肯投钱,那也是他的政绩。
张三则是李逸的未来合作伙伴,更是欢迎了。
他笑著跟李逸和齐兰成介绍起现在他航行南洋的船只,“主要是苍船和木兰舟两种,苍船长二十丈,能载六七百人,木兰舟则能载千人。
海船用材上以岭南硬木和荔枝木、樟木、乌婪木为主,用铁钉连接铆牢,船型首尖体长,吃水较深,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有较好的適航性能和较大的续航能力······”
刘兰成老家北海,也就是山东青州的,那里虽也靠海,也有海船,但都是近海航行,而且北方渤海黄海的海岸较浅,他也曾在南方的鄱阳郡做过书佐,那里的船更是內河船。
李逸虽然不太了解这时代的海船,但也知道些歷史上的海贸船只。
他就提出了些诸如水密隔舱等建议,
让张三这行航海行家听了都拍腿叫好。
海上贸易虽然风险大,
但利益也高,
有时就算跑十条船出海,一条船成功,也仍能大赚。
更何况,
现在张三可不是去南洋贩什么犀角、象牙、珊瑚、崑崙奴这些,他是去贩香料,
那利润更高。
李逸不仅要去岭南造船下南洋运香料,
他还要在岭南种甘蔗製。
粟特胡商从丝路贩来天竺人的霜,在长安大赚特赚,可他们號称如霜雪一样白的,在李逸看来却一点不白,太黄,跟滋了尿一样。
蔗脱色技术,好像並不是太难,
普通的蔗,提炼脱色一下,身价翻十倍不止,
不能让胡商一直来割大唐的韭菜,让他们大把赚这钱。
李逸可以在岭南多搞些庄园种甘蔗,製售卖,大唐可是个巨大的市场,对蔗的需求巨大。
他甚至还计划要在岭南种。
別看后世两广基本上不种了,
但歷史上,广东云浮三罗地区,曾是重要的產地。
后世一般提起种植,想到的肯定还是新江,那里气候適合,大量种植。
其实中国有五大產区,不仅有西北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北、华南也都是產区。
两广、海南等地,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是高產量的优质区,长江中下游,从两湖到两江,明清时更是成为商品核心供应带,支撑起了江南发达的纺產业。
这几年,
李家一直在种,
但规模產量不算大,
也慢慢建立起了一套纺產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