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20章(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刘溪诗知道自己提的要求令谢谦正为难了,她歉疚道:“真是麻烦大殿下了。”

她从随身带来的食盒里,取出一盒点心,双手放在谢谦正面前:“大殿下,这件事只能劳您费心了。

我此次请您来,是真的还有一道新作的点心,想请您品尝。

这茶酥是我才研制出来的,其中一味配料极为难得,聊表我的心意。”

谢谦正是大皇子,从小养尊处优,什么值钱的好东西没见过呢,刘溪诗只好把另一枚功夫深磨碎了,尽心尽力又做了几枚茶酥,既然宋疏桐吃了后惊为天人,那么想必是真的极好吃吧。

刘溪诗觉得,自己给谢谦正添了这么大的麻烦,除了这一手好厨艺,旁的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谢谦正哪里还有胃口吃点心,心事重重地走了。

到了外头,谢谦正抬头看看天色,该是去宫里给父皇请安的时辰了,他便让马车拐去紫禁城,自己坐在马车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宋家二小姐这个托梦之说,听起来虽然像无稽之谈,但是却令人意外地周密详尽,时间地点人物,无一不清晰明了。

谢谦正一会儿觉得荒谬,一会儿又觉得疑惑。

他决定,先去查一查,二十年前那一科,到底有没有一个叫李定山的滕州举人,若是真有这个人,那此事就很值得思索了。

因为,以宋疏桐的身份,无论是当初的乡野孤女,还是现在的闺阁千金,她都不应该知道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而且生活在距她千里之外的举人。

到了皇宫门前,马车停下,谢谦正下了车,因为一直在思考事情,他手里还无意识地捏着刘溪诗方才给的点心盒子忘记放下。

他正准备返身将盒子放回马车上,忽然听见有人叫他。

谢谦正抬头一看,一匹青鬃骏马嘶鸣而来,马上的男子玉面乌发,一手握缰一手扬鞭,正是意气风发一个美貌青年。

来人是太子谢初静,他片刻就到了谢谦正眼前,一跃从马上飞身而下,稳稳落在谢谦正面前道:“皇兄去给父皇请安么,同去啊。”

谢谦正见谢初静一身短打,额头上全是汗,便笑着道:“你这是刚从靶场练骑射回来么?”

谢初静道:“皇兄果然慧眼如炬,练了两个时辰,正是饥肠辘辘。”

谢谦正看着谢初静脸上的皮肤被晒得微红,挺拔的鼻梁上沁出汗珠,忍不住微笑道:“知道饿还不早些回来,累成这样回头父皇看见该心疼了。”

饥饿的人鼻子都灵敏,谢初静其实早就瞄上了谢谦正手里的点心盒子,叫道:“皇兄,你拿的什么好东西,闻起来如此香醇。”

谢谦正低头一看手里的点心盒子,知道谢初静是想吃,便随手递给了他:“这是方才一个……哦,我路过一个铺子里随意买的,你既然饿了,拿去先垫垫饥吧。”

这二人自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谢初静也不跟他客气,接过来大快朵颐,几块茶酥片刻间落了肚,兄弟两谈笑着往里走,去给敏德皇帝请安。

60宋疏桐自从上次从刘溪诗那里回来后,面色红润气色好,连天天跟她呆在一起的妙菱都说她更漂亮了,打趣问她是不是吃了什么养颜的灵丹妙药。

宋疏桐自己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她觉得大概是因为最近她心情好吧。

她这样想不是没有缘由的,皆是因为前几天大猫小猫送来的岑子昂的飞鸽传书。

岑子昂告诉她,在一家商铺里找到了当年宋和光帮工记账时的手迹,数量可观,因为是账本,所以商家才保存了这么久,也算无心插柳。

宋疏桐很高兴,有了宋和光的手写真迹,这就能证明,现在这个冒牌货和真状元写字的笔迹完全不同,总算有个相关的证据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让宋疏桐开心的好消息是,岑子昂果然是个有本事的人,他居然找到了当初给宋和光接生的接生婆王刘氏。

王刘氏记得真宋和光腰上有个元宝形状的胎记,极为罕见,当时她就说这孩子会是个有福气的人,所以记得清清楚楚。

宋疏桐反复读了几遍岑子昂的信,才确信自己没有看错。

人到七十古来稀,但是老天爷似乎把这王刘氏忘记了,老太太虽然八十多岁了,仍然精神矍铄,甚至还能在乡间替人接生呢。

岑子昂花了重金,征得老人家儿子媳妇的同意后,将她接回上京,眼下一行人雇了快船,顺着运河北上,大约七月初一便到了。

妙菱看着宋疏桐反反复复看那封信,脸上笑逐颜开,便也笑着问道:“何事让小姐如此高兴?”

宋疏桐道:“我何止是高兴,我简直欣喜若狂。

岑子昂真是能干,他接回来的这位老太太实在太好了,可以替我解决两块心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医嫡女:皇叔别乱来反派女配,以武服人长生万古:苟在天牢做狱卒网游之末日剑仙我在柯学世界当五人组幼驯染史上最强邪君快穿之宿主她飘了隐世医女被八零糙汉子偏宠,她娇软又旺夫病毒进化从宝可梦开始萌宝妈咪是机长倾世女帝:笑拥江山美男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开局满级爆射,梅西求我入阿根廷我在末世有个鱼塘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都市仙尊神州雁回海贼王伊姆之子我在末世有点狂柯南之从聊天群开始超能小医生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锦衣玉令物以稀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