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村族老返村次日便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村民大会从清晨开到日暮,连夜印製的方案资料已经塞进每户门缝。
原本的族老会改头换面成“新农村建设理事会”
,二十七把交椅纹丝不动,权柄却陡然加重三分。
村民们捧著补偿方案奔走相告,大半当场签字画押,少的能置换一套新房,多的甚至能拿下六套。
少数產权不清的,私自加盖的、无產权的需要单独协商补偿方案。
老住户守看著多置换的面积眉开眼笑,新迁入的不用再为宅基地发愁。
更诱人的是种植分红叠加商铺租赁、民宿经营收益,连县城卖豆腐的王婶都托关係要把户口迁回来。
批文还在县里走流程,预购登记处已排起长龙……
132平的精装房总价不到40万,对於月入过万的种植户而言,分期付款就像买件家电般轻鬆。
镇户政所玻璃门都快被挤破了。
七大姑八大姨翻著族谱找远亲,连光绪年间的远亲都被翻出来认祖归宗,八竿子打不著的表亲都给送了归族通知。
只要身家清白,三个村的落户门槛低得惊人——理事会需要人口红利,村民图发展红利,各取所需。
这番动静惊动了镇官员办公室。
“老郭,照这个迁入速度,三村人口怕是要破五万。”
周进华攥著户籍科急报,心情激盪。
郭宇良推开窗户,望著户政所方向摇头:“关键不在人头,而在钱財。
绿洲科技的產业底子確实厚实,可要撑起这么大的古村文旅盘面……”
“您担心重蹈翠泉生態的覆辙?”
“那倒不至於。”
郭宇良摩挲著茶杯,“秦峰从不打没把握的仗。
还记得他刚种出来北山青时,全村、全镇谁理他……结果呢?”
两人目光同时投向墙上的北山县地图,上面绿洲科技新拓的种植基地覆盖了全县良田三分之一的翠色。
周进华突然笑出声:“当初还担心他步子太大……”
门外,村干部送了最新的登计资料进来。
郭宇良敲著最新报送的资料,“你我都可能小看了这盘棋。
这才不到两小时,商品房认购就达到了910套,总价3.6亿,依村民的热情,只怕这数量得翻上五翻。”
周进华嘆道,“格局还是小了啊!”
两人对视,突然笑出了声。
“企业主导,村民入股,政策护航。”
郭宇良合上户籍档案,“就算最坏情况,北山青的利润也够兜底。
咱们要做的,就是把人口增长数据及时报送市里……”
两人再次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村改造公示贴满公告栏时,邻村百姓眼红得直跺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