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三两两地坐在那儿闲聊。
那些太阳还没出来就进宫的大臣更是腰酸膝软,他们大多年事已高,“弃杖满地”
,不断捋着胡子长吁短叹。
威仪严整的朝堂一片狼藉,如同候车大厅。
好不容易等到皇帝出来了,敷衍一个时辰,就早早宣布退朝。
退朝不久,人们就会发现皇帝带领一队太监驰出宫门,或者去南苑打猎,或者去西海泛舟。
六
整个帝国都陷入了忧心忡忡之中。
那些受先帝顾命的朝廷重臣更是心急如焚,片刻难安。
在他们看来,大明王朝的前途已经岌岌可危。
在专制社会,皇帝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实在是过于巨大了。
在中国式政治结构之内,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个人之手,天下所有重要事情都要由皇帝一人来决定,所谓“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整个国家的兴亡端在他一个人身上,他的任何一个细微的举动都会对天下产生重大影响。
黑格尔认为,中国式专制的缺点在于,只有皇帝一个人对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其他人都缺乏责任心。
皇帝必须担任这个庞大帝国的那个不断行动、永远警醒和自然活泼的“灵魂”
。
在《历史哲学》一书中,黑格尔如此说:“假如皇帝的个性竟不是上述的那一流——就是,彻底道德的、辛勤的、既不失掉他的威仪而又充满了精力的——那么一切都将废弛,政府全部解体,变成麻木不仁的状态。”
皇帝也应该是全国人民伦理道德的表率。
“神圣者王,仁智者君。”
在传统社会,人们真诚地认为有幸登上皇位者都是由上天的神秘力量选中的“真命天子”
,应该具有凡夫俗子所不具备的大德大智。
在十分重视礼法之治的传统社会,皇帝对全国人民的道德榜样作用甚至重于他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人们相信,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世道人心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他克己守礼,则天下百官万民都会翕然响应,父慈子孝,奉公守法,天下大治,所谓“一人正而天下正”
也;如果他胡作非为,名分混乱,则人心失散,王纲解纽,大乱将至。
按照儒学标准,一个好皇帝应该“端居深拱,垂裳而治”
,像个木头牌位似的坐在大殿之内,神情庄严地阅读经史、披阅奏章,把全部精力贡献给政治事业。
他不但不能纵欲妄行,甚至也不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不但嬉戏游观这样的低级爱好应该戒除,甚至连书法、绘画这样的高雅艺术都应该严格限制。
明朝万历二年(年)闰十二月十七,十二岁的小皇帝朱翊钧下了学之后,因为老师夸奖了他的字写得好,就高兴地挥笔写了一副条幅,赐给当朝宰相张居正,希望能得到老丞相的夸奖。
孰料第二天张居正专门上了一个长长的奏折,批评皇帝不应该花太多的精力在书法上。
张居正说,对于一个皇帝来说,长于文艺,往往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陈后主、宋徽宗都是诗画大家,然而又是著名的亡国之君。
皇帝“应把全部时间都用于研究治国之道上,学习那些圣帝明王。
至于写字一事,不过借此消闲放松一下,即使写得好过王羲之,对一个帝王来说也没有意义”
。
此后,小皇帝再也不敢向大臣炫耀他的书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