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章(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为了给皇家生产衣料,清代专门在三座城市设立了规模巨大的工场。

为储存皇帝的衣服,专门建有数间殿宇作为御用衣服库。

为管理这些服装,专门成立了拥有数十名办事人员的尚衣监。

末代皇帝溥仪在回忆他那实际上已经是大大没落了的帝王生活时说:“衣服则是大量地做而不穿。”

“一年到头都在做衣服,做了些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总是穿新的。”

据他后来翻检档案,发现仅仅一个月内,内务府就为他做了四十九件衣服。

这些衣服,当然绝大部分都永远白白地贮存库内,从来没有机会上皇帝的身。

说到行,一旦皇帝要巡视他的国土,那么整个国家都要为之翻天覆地。

隋炀帝江南之旅的奢华不是帝王的常例,那么我们就还是以素称简朴的清代帝王为例吧。

虽然传统时代交通极为落后,臣民出行极为困难,但是皇帝的手指每一次在地图上指出一个新的目的地,那么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帝国版图上就会出现一条崭新的大道,长达数百或者数千公里的。

这条大道宽达十米,尽量笔直,碾压得“如同打谷场一般光滑”

这条道路仅为皇帝一个人通行,不准任何人经过。

皇帝出行时,这条道上洒上净水,一尘不染。

乾隆皇帝的一次出巡中,内务府官员记载道,为了供应皇帝路上的饮食,他们提前把一千只选好的羊、三百头特选的牛,以及七十五头专用的奶牛带上车,沿途供皇帝御用。

在数千里的出巡路上,皇帝只喝四眼泉里汲出来的水:北京的玉泉山泉、济南的珍珠泉、镇江的金山泉、杭州的虎跑泉。

为了给皇帝运送泉水,专门成立了一支庞大的车队。

在炎热的夏季,几十万公斤冰块被从北京提前运送到路上,以备皇帝口渴时能吃上冰镇的西瓜……

为了防止皇帝在回去的路上因为重复的风景而感到厌烦,“归途还必须另修一条道路”

这种铺张和浪费的毫无必要,通过以下事实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排场浩大,规矩太多,这些享受对皇帝来讲已经演变成一种无法忍受的折磨,因而被皇帝弃而不用,相当程度上成为摆设。

比方说,浩大的紫禁城由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房屋组成,大部分清代皇帝无法忍受其过于压抑、沉重的气氛,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选择住在更自然的圆明园和更朴素的避暑山庄,只有到了冬天才无可奈何地回到这里。

至于每顿饭摆在皇帝面前的数十道菜,它们的口味和形式更是让皇帝厌烦。

溥仪说:“御膳房做的都远远摆在一边,不过做个样子而已。”

多数皇帝都在御膳房外设有小食堂,外请名厨做更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那六张桌子四十八种饭菜,只不过像神前的供品一样,摆过了就扔掉。

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时间既久,于是摆在皇帝面前的饭菜真的变成了供品,因为它们端上来时,多数已经凉得不能食用了。

然而,如此劳民伤财、浪费巨大的形式主义的做法,却绝对不能省略,因为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

和“天下之本”

的大事。

传统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形式主义的社会。

“形式主义”

正是中国精神的精髓。

中国实在是过于庞大了。

这样巨大的国家出现得如此之早,人类还来不及发明有效统治它的“建立在数字基础上的”

复杂的近代管理手段。

因此,中国历代帝王统治这个国家的办法是删繁就简,举重若轻。

他对社会实行一元化管理,所有事情都一刀切,使社会整齐划一、简单明了,使高高在上的皇帝一目了然,神清气爽。

正像黄仁宇先生所说:“如《周礼》所谓‘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法师西恩在影视世界里降妖除魔最强狂婿快穿之精分主神的心尖宠重生六零:这个女主有点茶向天传之三国行守寡后我重生了末世重生之带着全村来种田太莽网王之从呼吸法开始我能看到准确率盛总,你老婆又闹离婚了把惊悚游戏玩成修罗场[无限]星际大佬的掉马生活快穿反派boss作死日常桃桃乌龙女配一心学习[快穿]捡漏:我有黄金右手末世重生小娇妻系统精灵才是真主角小玫瑰不撒娇我真没针对法爷警校垫底的我攻略了警校组第一自君别后都市绝品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