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后来都知道王直失势,再也没有有身份的官员到王家拜访。
王直也不太在意这些,回到老家已经一年多了,他都没见到儿子一面,因为王平听说爹要回来,他就告辞了母亲出外游学。
由于王直已经去除官职,也没有了俸禄,王直对于钱财很是轻视,所以更不会理财。
几年后家里已经捉襟见肘,正好有四川好友邀请他到遂州县去讲学,他便辞别家人来到蜀中。
王平经过多年的努力读书,从童生考到秀才,更是一鼓作气考到举人。
但是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母亲帮人接绣活挣钱供给儿子考功名。
王平不愿意母亲受累,放弃再考功名,把家里最后那点积蓄拿出来做买卖。
县里几个商人听说王平不读书做买卖,于是联合起来让王平参股,王平没有本钱就用老宅抵押一万两,借了富商几个一万五千两,打了借条。
每人入股二万五千两几家合伙在九江、芜湖一带收购蚕茧卖到江浙织房,由于朝廷开海禁,丝绸、瓷器、茶叶贸易呈几何倍数增长!
海外的客商云集苏浙。
全国桑蚕养殖面积大幅增多,向苏浙供应蚕茧的商人犹如过江之鲫。
江西气候温度适宜养蚕,于是江西的蚕桑业由此发达,一跃成为沿海丝绸原材料供应的大省之一。
茧丝绸行业的发达,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却又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量的发展丝织业,桑树的大量种植却挤占可耕农田。
让整个江西优质的稻田改种桑树成风。
国内大量的资金流入桑蚕行业,蚕茧织成丝绸卖出,换来海外大量白银再次流入丝绸市场,犹如滚雪球一样。
可观的的利润让各地的商人云集,竞争和垄断日益严重。
这次王平和伙伴们的优质蚕茧到了苏州货仓,等待织绸大老板的验收。
当天晚上王平几个合伙人一起请织房老板的管家在酒楼吃饭喝酒,并且送了价值不菲的礼金。
宾主融洽,合作的事宜谈的相当顺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