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两人在电话里就几个极其专业的数据口径和处理逻辑进行了讨论。
顾毓的问题尖锐而精准,直指慕可模型设计中几个最容易产生歧义和风险的关键点。
这既是刁难,也是一种另类的检验——检验慕可到底是否真的吃透了这个复杂的模型,还是只是一个提出构想的“花瓶”
。
慕可早有准备,对答如流,不仅清晰解释了自己的设计逻辑,甚至反过来指出了顾毓团队提供的基础数据中存在的几个微小瑕疵和局限性。
电话那端沉默了片刻。
顾毓似乎低笑了一声,极轻,轻到慕可几乎以为是错觉。
“很好。
看来慕经理做了很深入的功课。
申请我会批,数据最晚明天上午给你。
希望你们的模型,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谢谢顾总支持。
我们会尽力。”
慕可公式化地回答。
挂了电话,慕可缓缓吐出一口气。
后背竟微微渗出了一些冷汗。
与顾毓的交锋,哪怕只是电话里的技术讨论,也耗费巨大的心神。
他知道,顾毓这是在告诉他:我能卡你,也能给你,主动权在我手里。
并且,我时刻盯着你,任何一点差错,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建立在绝对专业能力基础上的掌控和威慑。
第二天,数据果然拿到了,虽然比预期晚了几天,但质量很高。
慕可团队立刻投入紧张的模型校准工作。
然而,就在模型构建取得初步进展,慕可稍微能喘口气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找上门了。
这天下午,慕可被白远年叫去了办公室。
白远年的脸色有些沉,桌上放着一份财经小报。
“看看这个。”
白远年将报纸推过来。
慕可拿起报纸,在金融版块的一个不起眼角落,看到了一篇分析文章。
文章看似在探讨创新金融产品的风险,却巧妙地引用了“社区共益债券”
项目的一些核心设计理念,并暗示该模型存在“过度理想化”
、“低估社区治理复杂性”
、“潜在利益输送”
等风险。
文章的数据和论点颇为刁钻,虽然没点明项目名称和公司,但圈内人一看就知道指的是什么。
最关键的是,文章里引用的几个关键质疑点,竟然和慕可模型设计中几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难点高度重合!
这些细节,只在项目组内部讨论过,绝不应该外泄!
“消息是怎么漏出去的?”
白远年声音不高,却带着千斤重压。
慕可的心猛地一沉。
项目才刚刚起步,就遭遇了信息泄露和舆论狙击?这绝对是有人故意为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