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殿下久等,此趟差事办得久,拖累了殿下的功课,还望恕罪。”
两人寒暄一番,齐延受过君礼,再向崔述行师礼,而后崔述才将一本线装成册的书籍交给周缨,命其展书。
“按先前议定的规程,四书经义由诸侍讲学士为殿下讲授,臣只为殿下授实录一门课。
实录所载,帝命、政事、赏罚、灾祥,巨细靡遗。
“殿下今习先朝诏令奏对,明辨刑赏之度,洞悉征伐之略,以鉴兴衰之由,察得失之故,正储贰之本,立治国之基。
殿下治学,当以我朝《太祖实录》为始,以观前代之兴替,明当世之枢机。”
齐延年方九岁,本还不到读实录的年纪,周缨快速阅过手中书简,方知崔述提前下了不少功夫,摘取之段多选自浅显易懂的《训诫》《圣谕》篇,并不过分晦涩,况齐延早慧,若用心研读,亦能明理。
今日所讲乃太祖开国之初的旧事,年已久远,然齐延听得极认真,周缨此前虽也读史,却未系统习过本朝实录,遂将全副心思放在听讲记录上,比齐延还要全神贯注上几分,全然不曾多看故人一眼。
窗外风拂枝叶,明德殿内寒意日盛,周缨手微微发僵,写字不大灵活,偶然留意到一道落在书简上的目光,她低头觑了眼自个儿这依旧长进不大的字,讪讪抬眼去瞧大案后的崔述。
那人却已收回视线,温声命人将她近前的这扇窗关严实,而后慢条斯理地继续往下讲,声线醇和,仿若春日午后,溪流潺潺。
周缨一时有些神思恍惚,眼神虚虚落在瓶中那枝绿萼梅上。
那枝绿萼梅正轻柔地舒展着枝叶,直将清冷幽淡的香气送至鼻尖,令她思绪飘远。
再回神时,已见崔述轻阖书页,同齐延道:“日后此课,每三日进一讲,殿下若有想听的内容,也可派人知会臣,臣好提前准备。
殿下聪慧,若勤思勉学,不日当有大成。”
二人告过别,齐延请崔述先行一步,自个儿仍端坐于书案后凝神细思。
周缨候在一侧,半晌过后,方听他问:“方才崔少师所授武清侯之案例,我有些不懂,劳周女史将笔记借我一阅。”
周缨将书页翻至该处,上载“帝忧其劳,著解武清侯提督京营禁军戎政,授金紫光禄大夫。”
她批注的是:“帝外示优容,实内惮其势,乃收其营务,改授散职,以杜专擅之渐。”
齐延阅过,叹道:“制权臣以安社稷,实历代之难事也。”
又将周缨今日所著一一细阅过,赞道:“周女史今日之批注较前些时日又更为精炼,然不失详实。”
遂又与周缨探讨了几道诏令,不觉间日已西沉。
殿中光线晦暗,已在屏风后侍立良久的祝淮正要唤宫人上前掌灯,却被章容抬手止住。
二人移至偏殿,章容问道:“这展书官是何身份?”
章容入主景和宫后,命女官谒君与中宫皆称臣。
祝淮按制回道:“是尚仪局本次新擢入宫的女史,臣见她还算伶俐,又出身普通,好学勤勉,做事也格外仔细,适宜此职,故调其来此。”
“这些时日的记注我都看了,确实还算用心。”
章容略想了一想,又说,“殿下善思讷言,今日却见殿下愿意多同她交谈几句,多留至此时辰,很是难得。
我倒想着,如此敏学好思之人,又新入宫,想来还算干净,若尚仪局中暂无要事非她不可,可令她专事侍读一职,随侍殿下左右,日后殿下开府,亦可随迁至东宫六尚。”
旧人新人中挑选良久,方选出这么一个伶俐人,果然令皇后满意。
虽若日后随迁东宫,尚仪局便会失去一个可塑之材,有些可惜,但若周缨将来能在东中二宫跟前站稳脚跟,未必不会感念她今日知遇之恩。
况是皇后金口玉言,祝淮思虑须臾,恭敬回道:“能得娘娘青眼,自是她的造化。
臣自当安排好一应事宜,好叫她全心全意为殿下侍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