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3章 生根十一(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现在手里上有一大堆故事差不多、团队更好、周薪两万的电影在等着他接,实在没有任何必要答应这叫谢兰生的。

“喂……!”

谢兰生不想放弃,又努力地说服对方,未果,最后只能像祁勇说的那样,先拜拜了。

然而谢兰生不甘心。

祁勇掌镜拍的电影他之前也看过几部,最近几天咂摸咂摸,觉得对方水平真是好——罗大经是不过不失,祁勇却能美化画面。

现在已经联系上了,他并不想轻易放弃。

见过祁勇的实力后别人他都看不上了,或者说,看得上的联系不到,联系得到的又看不上。

谢兰生觉得,怎么也得实在实在走不通了再谈回头。

于是,谢兰生又拜托莘野帮他打听祁勇的事儿。

大约一周后,谢兰生从莘野那儿意外得知一个信息:祁勇这人还挺爱国的。

因为想要挣些美金,他在1979年留学美国,毕业后就留在那了,然而本质是没变的。

他那代人有强烈的“我与祖国”

精英思想,更何况,祁勇是1958年4月22号出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被落成那天,可想而知,他周围人肯定不断向他提起这个巧合,某些东西根深蒂固。

到美国后,他加入了华裔组织,还参加过不少活动,支持、声援大洋那头在举办的一些活动,比如亚运会。

“……”

谢兰生想试试了。

他请自己远在深圳的好朋友拍了一些深圳特区的照片寄给他。

1991年,深圳年轻而又繁荣。

1980到1990这10年之间,深圳人口从33万人到了165万,gdp从27亿元到了172亿,人均gdp也从1000元到了10000,其中主要是靠出口。

这是全国唯一一个可以“打工”

的地方,打工仔和打工妹们涌入深圳寻求机会,而别处呢,还执行着“离土不离乡”

的政策,传统农民只可以去乡里的厂、镇上的厂。

总之深圳这座城市与过去是天壤之别。

朋友很快寄来照片。

谢兰生跟莘野两人坐在一张桌子两边看。

谢兰生先拿起一张,挺满意,对莘野解释:“看,这张上面是中英街。”

他在报上看到过,“中英街”

人越来越多,平时每天一万人,节假日每天十万人,人们疯狂购买洋货,再隔海看看东方之珠。

莘野看看,其实觉得也就还好。

顶奢他都用腻歪了,的品牌要多多了。

“唔,”

谢兰生拿起第二张,仔细看。

照片上,火车站的马路对面竖着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百事”

“七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佬女配她超有钱[快穿]皇家金牌县令国师的萌徒娇又野从选秀冠军到全球巨星穿书八零:我成了极品家的福气包御前心理师快穿女配系统说败家一个亿剑气长安快穿之历劫我是认真的追击半岛贪吃蛇特殊干饭技巧重生之仙帝归来王者荣耀之百变大魔王拉仇恨从斗罗开始快穿吾之商铺我是配角,超过了主角都市奇门医圣夫人竟把自己捧红了战天胜尊我榜下捉婿翻车了影视诸天:从正阳门下开始锦堂归燕穿成男配他前妻[穿书]我上我真行军训第一天,高冷校花给我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