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94章 第94章(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老杨理发店”

那时的店主老杨是这一片街区的剪头技术骨干。

老杨平时喜欢分析国际形势,年过七十收了年晓泉这么个徒弟,又多了个跟人炫耀自己“后继有人”

的乐子。

他的妻子郑老太太是当年把年晓泉从车站捡回来的人。

郑老太太年轻时是工人,一辈子热爱劳动,嫁给老杨之后,成了金锣巷的风纪检查员以及吵架委员会会长。

老太太在金锣巷江湖地位颇高,一片街区的婚丧嫁娶都与她有关,前后忙碌几十年,男同志见到她下意识都要搂紧裤腰带,如果不是后来查出恶性肿瘤,她不得不退出江湖,年晓泉兴许还能被她培养得更像样一点。

年晓泉跟着老太太来金锣巷时刚满十七。

老太太把她当半个孙女养活,一个月开出工资六百多,包吃包住。

住的地方就在小店楼上,是间五六平米的杂物间。

里头放着一张木板单人床,还有一张樟木小桌,推开窗能听见后巷豆腐西施的吆喝,关上窗也有对门小姑娘练习二胡的靡靡之音,间或带上几声小夫妻的争吵,抑扬顿挫,都是夹杂带英文的。

那时候首都正要举办奥运会,潭城作为二线省会城市,有样学样,居民们的学习热情分外高涨,大家为表现自己的博学好客,吵起架来,也都很负责的懂得加上两句鸟语。

老杨两口子鸟语说的不好,所以就时常需要向高中毕业的年晓泉请教。

祖孙仨到了晚上,围着餐桌抬头看,电视里放着歌舞升平的新闻联播,桌上摆着红泥火炉的家常菜色,打眼一望,就跟一家人一样。

年晓泉跟老两口住了小半年,个子往上冲出三四厘米,十七岁的姑娘,身高直逼一米七三。

老杨对自己这个关门弟子很是看重,倾囊相授。

直到第二年入夏,郑老太太病情恶化,他才不得不离开潭城、带着妻子去了北城治病。

老杨走之前关掉理发店,把年晓泉很是郑重地交到了儿子小杨手里。

小杨四十来岁,子承父业,也给人剪头。

但他工作的地方比金锣巷洋气多了——在城北一家高档美发会所。

会所里没有老搪瓷茶杯,那里也没有人高声聊天,上那儿剪头的客人一般叫做消费者,剪头的师傅并不叫师傅,端庄一点喊老师,亲切一点叫托尼。

杨托尼早些年去海外游学,娶回来一位日本媳妇,个矮头圆,胸大如斗,老杨和郑老太太将这位儿媳视作洪水猛兽,三人梗着脖子大吵一架,之后来往渐少,连门也不让他们上了。

郑老太太病情恶化得突然,甚至没能看完自己心心念念的奥运会,她去世后的第二年,老杨也跟着走了。

杨托尼送走两位老人,心灰意冷,决定跟着妻子去日本生活。

那时潭城的房价不高,年晓泉得知他的意思,便借钱把“老杨理发店”

收过来,在外面挂了个招牌,一行“老杨理发店”

言简意赅,漂亮大方,算是给老杨当初那一句“后继有人”

,赋予了一个体面的交代。

这些年,年晓泉工作越发忙碌。

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后,来金锣巷这边的次数也已经越来越少,大多数时间都是让小徒弟赵嫣守着这个小店,只有偶尔顺路,或许心情不畅时,才会过来看看,跟还住在这里的街坊邻居说一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系统要我培养偏执大佬斗罗之幕后大佬素云涛庸人安好红色警戒之战争之王一宠成瘾:江少的33次告白电影世界交换师酒厂会计又给苏格兰拨巨款啦从灭族之夜开始不可名状的日记簿蜜宠官宣:总裁的撩妻日常吞噬星空之万物之主情意绵绵:前妻高高在上都市之仙尊归来极品上门女婿年代文里的美艳娇气包守护天使与你同在寒门农女修仙记尊主你又掉马甲了人在港综,开局陪大嫂做头发太阳王之证如 梦 令带着满级帐号闯异界足球豪门锅影忍者我在大秦卖火锅(美食 红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