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
钱!
每亩三分银,这已经是低到尘埃里的税率了。
那些皇庄管事,肯定会在这个基础上变本加厉地盘剥佃户,绝不会老老实实只收三分银。
结果现在,连这三分银都不好好给朕!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又开始在纸上列式计算。
他心中已经有个不祥的预感。
以时下常见的地租五成来算,270万亩地,一年按亩均1石计算。
那么这些皇庄管事,应该每年可以榨出来130多万石的租子。
按京畿当前粮价0.5两一石计算,那就是65万两白银!
这还不算北地常见的两年三熟套种机制,夏种豆,秋种麦!
朱由检下意识地捂住心口,痛得无法呼吸。
朕的钱,你们拿65万,然后给朕5万?
这比当年对嘉靖还要过分,根本连零头都不到!
65除以10,那也都还有6.5万呢!
他无力地摆了摆手,连声音都有些颤抖:“算了……金银呢?”
王体乾见皇帝不再追究皇庄之事,稍稍松了口气,但仍不敢起身,战战兢兢地答道:
“金银……还算正常。”
王体乾心中急转,突然一狠心开口继续说道:
“只是,除了福建、广东等少数几省,其余各省,皆有逋欠。
自天启元年至今,累计拖欠已达一百二十万两。”
“哪些省份,欠得最多?”
“南直隶、江西、浙江三省……较多。”
王体乾的声音又低了下去。
朱由检捏了捏眉心,心中已经明白问题所在。
上述三省,正是大明朝的文脉所在,科举名额最多,两榜进士如过江之鲤。
这背后,甚至不仅仅只是所谓的地主利益、文官群体、东林党争之类问题。
用一种更明朝化的语言来讲,那就是“抗投献”
。
这里的投献,不是指地主收受自耕农投献土地,逃避赋税。
而是专指亲近皇帝,给皇帝当狗,给皇帝的内帑交钱。
这种行为,在有点追求的士大夫眼里,是极其不道德的。
大明的征税体系本就混乱,内帑、户部、工部、兵部各有各的摊子,都有权力向地方征税。
而地方官们面对这冗杂如乱麻的税制,自然会有自己的倾向性。
哪些税一定要收,哪些税不得不收,哪些税又最好别收,全都有讲究。
辽饷,或称新饷,这是最重的,因为它落在“考成”
之中,和自己的乌纱帽息息相关,此乃重中之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