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拍出这样的电影,谱出这样的音乐。”
伊利奇略显激动的说着:“这是什么?这代表着社会主义把旧中国的那些蒙昧和无知给消灭了。
也许没有全部消灭,但是仅仅消灭了一小部分,他们就创造出如此惊人的艺术。”
“他们蕴含着何等的潜力和天赋啊!
扎罗多夫,你必须和我一起去看看这部中国电影。”
扎罗多夫被伊利奇说动了,他准备去看。
结果他刚穿好衣服就被伊利奇半强迫的拉上了汽车。
扎罗多夫咕哝着:“现在才早上七点你就要带着我去中国大使馆拜访大使?伊利奇你脑子坏了吗?”
“没有,扎罗多夫,没有!
我脑子清楚的很。
你只有看见了才会明白我所说是多么的正确。”
于是伊利奇拉着扎罗多夫在早上七点二十出现在中国大使馆外。
这时间太早了,大使馆还没开始工作。
但是当得知来的是真理报主编时,大使还是亲自接待了他们。
毕竟真理报可是目前社会主义国家中天字第一号的宣传口,三十岁的扎罗多夫已经是苏联内举足轻重的人物了。
在交谈中大使得知两人的来意。
看电影是吧,安排。
于是喝过早酒所以很精神的扎罗多夫在伊利奇的陪同下看了一遍《中国印象》。
不得不说,这部音乐电影确实给人极深刻的印象。
出乎意料的拍摄手段,凌厉的剪辑,每一帧画面都能踩在鼓点上的和谐。
这超越了扎罗多夫对电影的认知。
哪怕是现在全世界公认最强的百老汇歌舞电影也完全比不上这部《中国印象》。
伊利奇没有说错。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或许只能感知这是一部很好的音乐电影。
而对于拥有相当鉴赏能力的扎罗多夫来说,中国人拍摄的这部《中国印象》绝对不是单纯一部好电影这么简单。
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在它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音乐电影可以这么拍。
场面这么宏大!
扎罗多夫有理由怀疑《中国印象》中的很多画面其实是来自于中国人拍摄的其他电影。
比如说其中有一些浩大的战争场面,这绝不可能是单纯为了拍摄音乐电影而拍的。
他们必然还拍了其他电影,将里面的镜头用了进来。
伊利奇说的真的没有错啊,仅仅是红色中国一年都不到的时间,他们就已经在艺术方面取得了这样的成就了?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包含:音乐、构图、叙事、舞蹈等等等。
这让扎罗多夫感觉到震撼。
“工业需要积累,现代中国确实积贫积弱。
但是只要在苏联的帮助下和中国人自己的努力下,他们总是可以慢慢追赶上来的。”
电影放映完后伊利奇依旧激动,哪怕他是第二遍看这部电影。
“但是文化和艺术是无法造假的。
这只有拥有过璀璨文明的国家才能拥有这样的底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