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这一点。
“厂长,高!
真高!
这样一来,融合了引进的先进技术跟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到时候……”
马文斌竖起了大拇指,疯狂地对厂长拍马屁。
回到厂里的张振万,第一时间跑去找刘威铭,迫不及待地把自己从331厂要了他们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一共112名经验丰富的空空导弹各领域技术员的战果告诉了刘威铭。
“才112名啊?加上612给的40人,勉强够用……”
“才勉强够用啊?”
张振万傻眼了。
厂里还剩下8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加上这152名,200多人的技术团队啊!
“这还是算上被别的单位借调走的技术人员要回来,另外国防科工委支持我们一批技术人员,不然根本就没法搞!”
刘威铭提醒张振万。
“小刘说得没错,原本我们只是一个项目,现在不仅需要继续改进pl-4,还要搞射程更远的中距空空导弹,还有更复杂的地空导弹系统,这点人根本就不够。”
赵秉璋的话,证实了刘威铭并不是随口胡说。
“这……国内搞防空导弹跟空空导弹的就这么几个单位啊。”
张振万瞬间感觉到压力扑面而来。
加工方面的技术人员,从别的机械厂都能搞来。
可导弹设计、相关技术开发的有经验人员,就不好搞了。
“也别光盯着导弹,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电、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您看能从其他单位借调来不,虽然不是导弹专业,原理没有太多区别……”
刘威铭想了想,觉得还是需要更多的研发人员才行。
人手充足了,研发进度才会快。
他也不可能每个细分技术都参与进去,却能从一开始就给研发团队指出方向。
如此一来,研发团队就减少了很多需要通过不断试错才能改进的弯路。
“能行?”
“赵总大学时候学的是力学专业吧?”
刘威铭问赵秉璋。
“最早是学机械,后来国家需要,调整到力学专业。”
赵秉璋点头。
“明白了!”
张振万点头,之前的兴奋瞬间没了。
“对了,上面提出在年前测试,有没有问题?”
“那有什么问题?发动机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重新设计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要承受更高温度的钛合金材料。”
619内部有特种材料研究室。
不过人都被调走了。
:()军工霸主从1985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