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说完他有些期待地看向阿玛,希望能从他这里获得一些建议。
胤禛不会错过儿子的期待,他垂眸想了一会儿,道:“还是在京城吧,目前来说,还是保密方子比较重要。”
原材料是藏不住的,而大面积种植也很难控制这种改良品种一颗都流露不出去,有心人只要试一试,哪怕是用煮蔗糖的法子来,也能轻易用甜菜生产出糖。
因此,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保证白糖和冰糖的生产方子不流落出去,这样他们才能保证独家性,对外才能卖出好价钱。
弘书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虽然甜菜糖大批量生产能把国内的糖价打下来,但在他和阿玛大臣们思考商议了几个月后,决定暂时不在国内大批量售卖白糖及冰糖,而是将其当做丝绸、茶叶一样的奢侈货物,高价卖给洋人,先赚取大量外汇银子,来搞国内基础民生建设。
等个几年,白糖和冰糖的制备方法走漏了,再在国内铺开,到时候生产工艺肯定会更加成熟,成本或许还能压得更低,糖价自然也会随之更低。
又聊了一些生活上的琐事,父子俩才分开各自忙碌。
火器营的革新方案没有遇到什么阻力,毕竟胤禛的态度显而易见是支持的,又是六阿哥这个‘隐形太子’的大本营,没人会不长眼色的去反对,顶多是有些大臣觉得某些条例不太合适,略有争论而已。
不过争议也没持续太久,所以几日后,这道折子就顺利通过核议,准许实施。
弘书再次去领审批后的折子时,被阿玛告知:“私造鸟枪之事,刑部审讯有结果了。”
这倒是意外的快,弘书诧异过后,询问了审讯的结果以及细节。
然后,他就独自出现在了刑部大牢里。
“燕同光?”
弘书看着牢房里垂头坐着的男人,虽是遭遇横祸、深陷牢狱,这个男人却仍挺直着脊背,仿佛没有什么能压垮他。
燕同光抬起头,他虽然见识不多,但只凭审讯自己的刑部官员躬身陪在一侧,就能猜到这少年的身份不简单。
他激动地站起身,随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压抑心情理了理凌乱的衣衫,拱手行了一个文人礼:“小生见过贵人。”
弘书示意狱卒打开牢门,抬步走进去,郎图和苏尔玛后发先至,立在弘书和燕同光之间,防止此人突然暴起伤害主子。
“听说你是童生,还是燕龙图后人?”
弘书打量着眼前气质明显的男人,疑惑道,“你年纪也不大,怎么不继续考科举?反倒跑到四川那边去做匠人,还落得个被人胁迫的下场?”
燕龙图,燕肃,北宋著名画家、诗人,因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被称为燕龙图。
弘书知道他,却不是因为他的这些身份,而是因为他还是个古代的科学家,就和写出《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一样,燕肃也是一个被时代耽误了的人,他精通天文物理,只凭古籍记载的只言片语就重新复原出了已经失传的指南车和记里鼓车,并且改进了莲花漏使其计时更加精准。
除了这些比较知名的,他还有很多发明创造和设想,只是因为古代不重视这些奇技淫巧的原因,他留下的相关稿件和著作遗失严重,后世已经找寻不到,只能从他人著作中的只言片语记载窥视到这名古代科学家的伟大。
弘书还是来到大清后,从《天工开物》这些著作里侧面知道了燕肃这个人,才去详细了解了一番。
燕同光脸庞泛红,倒不是因为读书人沦落去做匠人一事感到羞耻,而是想起自己被骗的过程而感到尴尬,好在他心脏还算强大,很快就调整好情绪,答道:“回贵人,学生自小不爱读四书五经,也读的不好,这童生还是为了不辜负长辈期望,多番努力才考中的。
考中童生后,家中长辈高兴之下微笑而逝,学生守完孝后,终究还是拿不起书本,便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四川。”
“至于做一个匠人,却是因为学生自小便喜欢做些小物件,虽然族中和家人认为学生是玩物丧志、经常劝告斥责,但学生在做东西时宁静的内心不会骗我,所以学生只是选择了遵从本心而已。”
第122章
一番交谈之后,弘书对燕同光算是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就像燕同光自己说的,他从小沉迷于做手工活,只不过不被家里支持,所以总是偷偷摸摸的。
后来一次巧合之下,他发现了族里供奉的先祖手稿里有一些匠工方面的东西,于是开始有目的地犯错,然后被罚去跪祠堂,躲在里面研究先祖手稿自学的日子。
不过先祖手稿毕竟遗失许多,留存不多不说还缺章少页,于此道不太了解的人只会觉得是在看天书,这也是为什么手稿被供奉在祠堂而不是拿给族中孩子学的原因。
燕同光确实有些天分,他不但看懂了,还自己补全了一些遗失的部分。
不过毕竟没有师傅教导,机械这东西全凭自学还是很容易陷入瓶颈的,所以很快他就无法寸进,再加上家中长辈因他顽劣不爱读书日日郁结生了病,他孝心难安,终于暂时收起爱好,老老实实地钻进书房里读书,努力了好几年才考取了一个童生。
之后的事情方才说过,不再细说。
他到了四川后,隐瞒身份,经过打听找上当地一位有名的匠人想要拜师,奈何人家早收过关门弟子,虽觉得他很有天分却也只能遗憾拒绝。
燕同光不想放弃,便住在附近,每日都要带自己的一件作品去请名匠指教,指望能金石为开。
也就是在上门请教的时候,他碰上了来拜访名匠同样被拒绝的客人,一来二往之下,他就被人诓骗,不止把自己赔了进去,还连累了他想要拜师的那位名匠,为了名匠不受伤害,他才绞尽脑汁地完成了抓他们的人的要求。
“学生知道,朝廷严禁民间私造火器,学生虽被胁迫,但也确实做出了触犯国法的行为。”
说到自己被骗的黑历史,燕同光尴尬的红脸就消不下去,“该是何罪,学生不会狡辩,只是学生想拜的那位师傅,确实是遭了学生的无妄之灾,且并没有帮那些人做过鸟枪,还请贵人明察,莫要追究那位师傅的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