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和“摸”
两种办法。
如果看到草茎的绿色变淡,表皮变得柔滑光亮,草尖顶端开始枯萎,草籽变成深褐色,如果摸到地上草茎由柔滑变得坚硬,就可以收割了。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不错。
没过多久,杨二妹和蒋智用禾千扁担(两头尖)各挑了两垛蒲草回来,然后在草地上铺开暴晒。
蒲草最好是在大晴天当天割当天晒,每三个钟翻一次。
暴晒可以消毒杀菌,使席草逐渐干燥,最后达到茎干硬直,折之易断,色泽绿中泛白的效果。
但这些蒲草并不是马上用的,而是要储藏几个月才能使用,正好今天天气晴好,又到了采收季,所以先采收下来曝晒。
同时,杨二妹也拿出一些之前贮藏的蒲草出来,是上一批已经煮染好的,教蒋智和叶纵横如何编织,如何定型。
整个过程非常的烦琐。
只见杨二妹将蒲草分为方向相反的两部分,并列平放在自己的前面,草头朝向自己。
她用脚压住放好的蒲草,并在上面横放甲、乙两根蒲草。
然后将蒲草的尾部放在横放的演草甲、乙上面,并分成两部分,分别的蒲草相对应。
杨二妹用脚压住靠近自己的那段草,在两根潮草甲、乙间采用“挑一压一”
的方法挑起甲、乙下面的经条(蒲草),压下甲、乙上面的经条,最后沿着手指织入蒲草丙,整理完成“布经”
。
“编纬”
就是在“布经”
的基础上,编织蒲草工艺品的方法,编织的开始叫“起头”
。
传统的“编纬”
方法分为“平编”
和“绞编”
,最后是定型。
整个过程把平时不做家务的容素素和胡梅看傻眼了,眼都看花了,更别说动手了。
蒋智以前在农村里学过蒲织的,虽然织得不好,但还是勉强能做。
比较令人惊奇的是叶纵横,这种手脚并用的技能,他学习得非常快,看了整个过程后,他咨询了几个问题,杨二妹一一做了解答,他便开始试织一张蒲席,动作相当熟练。
不知是不是因为他相貌俊美的原因,织起蒲席来样子还挺好看的,一时间,胡梅又看呆了。
三个人一边织,杨二妹还在哼唱一首童谣:“做席儿人,做辛苦,手指勾席,裤坐烂,天亮做到天黑,鸡啼起床又来做……”
那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家户户的小孩子,小的4岁,大的7岁,都在学着织草席、织篮子,裤子磨破了,织好了再补。
蒲席织好后拿到市场上卖,补贴家用。
杨二妹和姐姐杨金妹就是这样长大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