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那顿饭林序南就坐他旁面,一言不发地看着他把每一口不喜欢的食材避开,眼里分明带着点忍笑的意味。
他现在才意识到,这人——什么都记得,甚至比他自己还清楚。
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慢慢爬进来,将木质地板映得暖黄。
吃完之后,林序南又打着“病号需要多休息”
的旗号,将碗筷一并收拾进厨房。
裴青寂则坐回茶几前,翻起那沓资料。
他原本只是随手翻翻,没抱太多期待。
对于古籍修复,他向来是凭经验和“手感”
下判断,有时候一个现象他一看就知道问题在哪儿,哪怕没有任何仪器辅助。
可翻了几页后,他的眉头却慢慢皱了起来。
资料里记录的不只是结果和流程,还有每一步实验的意图、仪器参数设定、以及某些测试曲线的理论预判。
原本他以为那些仪器检测只是例行公事、为了“符合流程”
,但林序南标注出的备注清楚地指出——这些仪器检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重复他的判断,而是为了验证某一个完全不同的前置假设。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也就是说,如果材料内部结构的变化过程与他们预测的一致——那就能反推出究竟该采用哪一种修复机制,才能最大程度还原性能,而不是靠“经验摸索”
中哪个看起来更稳。
那些他凭直觉跳过的步骤,在林序南的笔下却被一一拆解——
为什么要这么测,测出来意味着什么,哪一步可以复用,哪一步需要重来。
简直像是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有人一边跟着他做的每一步,一边用更精密的逻辑给每一个动作做出量化解释。
他翻到最后一页,看见了那晚上大数据跑出的描金线配方的结果。
上头的对比箭头、曲线标记、附注的小字一应俱全,清晰得近乎严谨偏执。
——林序南不仅一直在看,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一直在“配合他”
。
默默地,为他补足他所忽略的一切盲区。
裴青寂轻轻合上资料,仰头靠进沙发靠背里,盯着天花板,半天没说话。
片刻之后,厨房那头传来水龙头被关掉的声音。
“你是怎么知道,我修图谱的时候是靠手感下判断的?”
裴青寂的语气听上去云淡风轻,像在说天气。
林序南擦着手走出来,站定在茶几旁。
“因为你判断得太快也太准了。”
他回答得很平静,“而且从没想过回头验证你的选择是不是唯一的。”
他顿了顿,补了一句——
“你靠的是直觉,而我靠的是——驳倒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