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61第 61 章(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阿满叫得好大声,好像这个称呼她更喜欢一样。

叶瑾声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嗯,我听到了。”

吃过饭后,叶瑾声将两个小家伙儿送回了房间,再回来的时候,谢青珣居然还在原处坐着。

“玄玠?”

谢青珣起身,握住了叶瑾声的手,“瑾声。”

“嗯?”

“我今天,真的很开心。”

想了想,谢青珣又补充了一句,“是我这一生,最开心的一天。”

叶瑾声低头看着两个人交握的双手,唇角翘起,语气也带着些喜悦的味道,“我也是。”

只是,亲密的时间是短暂的,很快,叶瑾声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里,比如,查账。

虽然已经在逐步更替为新式账簿,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琐事需要他来决定。

除此之外,叶瑾声还在起草另一份计划,是有关瓷器的。

他将自己所知道的瓷器知识整理了出来,又去市面上买了许多的陶器和瓷器,确认了现在瓷器的烧制水平,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提升。

比如,如果要烧制后世人所熟悉的那种瓷器,瓷窑内的温度或许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至少,一千度往上是要的。

再然后,不同的瓷釉烧制的温度和时间也是不同的,叶瑾声对此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记忆,所以,还是需要熟练的陶瓷匠人一遍遍地尝试。

除此之外,给瓷器上瓷釉,那些釉料又该往哪里去找?

在叶瑾声前一世的瓷器发展历史上,不仅仅有本地出产的釉料,还有一部分釉料是从西域传来的,比如“苏麻离青”

别的都好说,寻找这些釉料,却是一个大问题。

陶和瓷经常放在一起说,实际上,这两者之间,也有着完成的传承关系,说瓷器是从陶器中脱胎而出的也不为过。

除了釉料,烧制瓷器所需要的瓷土,其实和陶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只不过后期,瓷窑改进,温度更高,原本的陶土在高温下,里面所蕴含的不同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逐渐变成了大家司空见惯的瓷器。

瓷器发展的最初,烧制出来后就是陶土高温成结后的颜色,非常单调,大部分呈现青色,搁在叶瑾声的眼里,说一句粗糙也不为过。

但是,从陶器到瓷器,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在瓷器出现之后,瓷胎的原料和加工就没有多大本质的变化了,世世代代瓷工的精力主要致力于釉质、釉色和彩绘工艺的提高,并不断推陈出新。

不过,和瓷器的辉煌成就比较起来,叶瑾声的前一世,古代人民对于玻璃就不怎么重视了。

从出土的一些玻璃制品来看,玻璃并未进入实用领域,大都是以玻璃珠子的形态存在,作为佩饰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叶瑾声也曾看过科普,中国古代的玻璃,与大部分人常规认知里的玻璃是不太一样的。

根据出土文物的验证,从全世界来看,古埃及是最早发明玻璃的国家,是以石英砂烧制而成的钙钠玻璃。

但是,在玻璃尚未传入之前,国内本土就已经烧制出了另一种体系的玻璃,成分与古埃及所发明的玻璃不同,是自成发展的独立体系,属于铅基玻璃。

现代又有一种硼玻璃,耐火耐热的性能更好,而这种玻璃,在古代的时候,也有匠人尝试烧制过,在炼丹术著作《金华玉液大丹》中就有一个有趣的“琉璃药”

配方:“琉璃药,用铅黄华(即黄丹)半斤,加硝二两,硼〔砂〕二两,大火扇作汁。”

只可惜,这种玻璃未曾发展开来,此后的岁月里也逐渐失传了,究其原因,是硼砂这种物质产自蜀地,交通不便,极难得到。

与瓷器的发展对比起来,古代玻璃的发展堪称缓慢。

追究古代玻璃技艺落后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国内很早就发展出了极为精湛的制瓷技艺。

在古代,瓷器的造型加工比较容易,便于大量生产;瓷器强度较大,不易破碎;又不致因骤热而爆裂;其原料也简单而价廉易得;艺术性也远高于玻璃制品,因此减少了人们对玻璃的需求和兴趣,于是影响了它的发展和进步。

1

但,饶是如此,叶瑾声还是想要玻璃窗。

叹了一口气,叶瑾声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头疼啊,不知道这一世,硼砂这种物质会出现在哪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仙们的团宠我,君麻吕,要长生!穿成三个反派崽崽的锦鲤娘户外直播间遮天之狠人时代木叶之药剂狂魔快穿之为你如愿穿成虐文女主的长嫂替身受觉醒了星际:炎黄崛起宿主是个小废物斗破苍穹神之炎帝邪王宠妃:绝色娘亲腹黑宝贝北宋最强大少爷傅总,你老婆又娇又狠豪门蜜爱:枕上撩妻有道娇宠将军小皇妃不分手就会死我本陷阵一小兵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魂逆九天之天命神女NBA:巅峰大鲨鱼,镇守篮下!从长生苟到飞升飞升成了虚拟偶像热门元素男主的哥谭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