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有人说,往岭南那里搬了。”
道一又在村上找到两个人,也是一样的说辞。
他又来到村东头,果然见到一片废墟,心里着急,高理不知去向,这可如何是好。
他转而一想,还是先去泉州少林寺找张子铨再说,反正都是向南走。
于是,他离开高原村往回走。
又花了一个多时辰,回到水南桥。
放眼一望,那算命老者已然不见,想必是收摊了。
他只好扭头踏上去建阳县所属的建宁总管府的路。
......
到了建宁,搭上去福州的江船。
小船沿闽江而下。
江面上尽是往返内地和福州间的船只。
将内地产的货品,如瓷器,丝绸等运到福州,再转泉州装海船输出南洋。
无论人货,走水路比陆路自是舒适许多,难怪朝廷统一江南不久便开始大修运河。
船到福州,他再换上去泉州的船。
以前在北方行走,他从未到过海边,在杭州所见不过灰黄色的钱塘江口,初次见到真正的大海,立刻被那浩瀚无垠的碧蓝所震撼。
早听说乘海船遇大风会晕船,他又有点害怕。
但若不遇上大风,又比走路舒服太多。
他好奇心胜,在建宁登上河舟时便决定到福州一定要乘海船。
幸好老天有眼,二百多里地海路风平浪静,丝毫未吃晕船之苦。
船行两天后抵达泉州。
虽然闽南有山贼,泉州湾中仍一派繁忙景象。
各式船舶往来不绝,千料大船比比皆是。
刺桐港码头上数十艘巨舶一字排开,各色旗帜迎风招展,无愧于东方第一大港的称号。
传言经此地出口的丝绸有五十余种,瓷器四十余种,远销外洋近百国,而进口的香料,奇珍,药物也不计其数。
有此流转之利,民众纷至沓来,泉州内外,人口百万,堪比临安,海内外富商巨贾更是云集此地。
道一所乘的船在南港靠岸后,他下了船,一直朝城北走。
远方十余里处的一座大山似乎在向他招手。
他在船上已问清楚,泉州少林寺就在这座清源山上。
他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来到清源山脚下,看见路边一小童,就问他少林寺在什么地方。
那小童用官话说道:“少林寺早就烧光了。
你去那里做什么?”
道一大吃一惊:“烧光了!
什么时候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