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冼初然:“澜神以前好像十四岁就比gp了哎?”
丛澜点头:“对啊,我那会儿还可以双线作战,除了世锦赛不能跨组,别的都行。
你们不是比过成年组的赛事了吗?”
国内赛很宽裕,这方面是放开了的,13岁要是想比成年组也没问题。
冼初然遗憾:“比了,但gp不行。”
现在规则缩紧,不允许jgp和gp一起比了。
但就算可以,也没名额给这群孩子去比gp,现在sr的人数都挺多的,特别是女单。
双人冰舞那里运作一下倒是还行。
丛澜:“早晚能比。”
14岁女单现在顶尖的一批都有四周跳了,质量不输给sr这群人的。
对女单来说,年岁小就是本钱,未发育出技术比发育后要轻松许多。
若是允许jr比gp,可能现在会有更多人无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尽全力透支运动生涯,来拼一个更多的gp成绩。
有些女单14岁还四周跳,下一赛季就不见踪影了,这群人的粉丝们就很不喜欢这个被补上的规定。
她们还拿丛澜当年说事,认为就应该继续开放gp的14岁限制。
可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就在探讨周跳对运动员的伤害性,只不过现在换成了四周跳罢了,而四周跳的伤害远胜周跳。
透支未来的健康,太多教练敢这样做了。
不然,平昌周期怎么会有那么多昙花一现的四周跳女单?赛场都没上,就在俱乐部对外的视频里发跳跃落冰,而后再无踪影。
能在赛场待一年再伤退的,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速成四周跳”
,这一批女单就是部分教练谋求私利的牺牲品。
露于人前的已经很多了,可真按照出难度的比例来讲,后面起码还有十倍的牺牲品。
便如今年的总决赛,中国队在女单里非常出彩,一大部分原因是ai的公平让五毒技术定格的运动员露了原型,来不及纠正技术,分数被扣太多,水分困难,成绩一下子就落了下去。
再来争吵所谓的14岁参加gp,就不是对女单花期短的遗憾,而是赤裸裸地压榨未来一批又一批的小女单了。
与这个吵点相反的是,isu在考虑调高女单升组年龄的议题。
15岁太小了,也许16或者17更好。
这是一个不太妙的议题,因为女单一年一变化,15岁的人在16岁,甚至能从一个会种四周跳的女单,变成连五种周跳都不稳定的女单。
男单发育关困难的是少数,但这少数,在女单这边是几乎所有。
不过幸好的是,ai进驻赛场,今年的赛季表现都很不错,技术正确趋势也愈发强烈了。
升组年岁提高的一个理由,便是让jr有更多的时间认真筹备打磨技术,试图拯救当前的混乱局面,引导花滑趋向。
这是前两年提出议题时的发言。
isu之所以考虑,其中包含着许多私心,不过,这一举动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想要改变。
因为谁都明白,花滑趋向,不是一个年龄能改变的,真正要动的是裁判,是isu内部利益纠葛。
在此之外,任何举措都是隔靴搔痒,是isu蒙骗世人乃至蒙蔽自己的借口。
一种自欺欺人的白努力罢了,为的就是在被质问时能回一句“我们努力过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