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配乐。
以前丛澜需要借助这些来赢得裁判好感,让观众迅速认识自己,用频繁被人选择甚至已经有许多经典赛场的曲目,展示自己的滑表,凸显自己的风格。
但现在不用了。
她已经转变了身份,从为了渴求他人的认可,到让世界认识属于我们的文化。
不单单是丛澜,许许多多运动员都在这样做。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就是这个意思。
当4lo进入跳跃前的滑行路线时,许多人提起了心。
noah惊呼:“她要跳4lo!”
很好分辨的,进入姿势在六种跳跃里独树一帜,它的特别甚至仅次于a跳。
noah惊呼的原因,是他以为丛澜会降低难度,起码不跳4lo了。
昨天闹得那么大,他肯定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此事,毕竟圈内吃瓜人士,怎会错过这么热闹的消息?
随后林安安做的一系列安排,noah也直接跑去了现场,还转发了那两个直播链接。
冰迷说他看热闹不嫌事大,noah耸耸肩,不多回复。
可他当时真的很失落。
因为不管后续发展如何,丛澜应该会削减难度,来确保这场比赛的完整胜利,以及她的侧面抗议。
无可否认,丛澜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施加含义,这是一柄双刃剑,但noah相信她会把它用好。
上午op的时候,noah也没见丛澜多练4lo,只是跳了两次,一成一败,后者摔冰的动静非常大。
noah:“yes!
成了!
我非常喜欢丛澜的一点是,她比赛至今的所有节目,很少会出现为了跳跃的成功率砍掉滑入滑出的衔接,许多运动员,特别是男单和女单,他们砍掉了消耗体力的难度步伐,导致节目非常空洞、简单、难看。”
他说着说着给自己搞激动了:“是的!
步伐也有难度之说!
不是跳跃才有难度的!”
步伐当然有难度,不然isu就不必规定编排步伐的限制种类选择了。
双足压步没有转三难,捻转步有自己的难度,连续转三进出跳跃则是另一种衔接的高度。
60制时代,对衔接步伐的要求没有现今这么高,部分冰迷入坑去看以前的比赛,会发现好像编排也不是特别满。
当时还有人觉得,女单满场的燕式很丑,很无聊。
noah:“她总是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寻求极致的难度平衡,而且一直在突破,哪怕这个目标是她自己的纪录。”
怎么会有人在今日还用4lo啊?
怎么会有人能滑出这样大气的科幻感?
noah不知道怎么去形容,他想说这个自由滑很宽阔浩瀚,又想说他也看到了很多小小的东西。
浩渺,又具体。
比c时演绎得更好了。
因为这半个月的时间,丛澜再次进行了学习。
不是花滑方面的,是历史里的《茉莉花》,是航空航天的纪录片,是登月新闻的播报,是航天工作者简洁又深奥的演说。
还有,她抽空跑去山里看星星。
如果自己就不明白这些,那要怎么去做,才能表演出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东西呢?
同样的,若是自己都没有感悟,又怎么能用一首曲子的时间,去让观众产生感想?
丛澜很喜欢跟《朱鹮》的创编团队交流,近距离的分享和问答,手机上的聊天框,还有她搜到的访谈。
学习,是一件最有可能快速进步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