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每个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相当于步兵团),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
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和一个骑兵联队,以及一些其它单位,例如独立野炮联队(36门120mm榴弹炮与12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24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16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8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36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
二等师团20个:编号第101师团至120师团。
石原计划中的二等师团,其实比起一等师团来,在装备上只是略微弱化,单个师团的人数大约在2.5万人左右。
真正的差距是兵员的精锐程度,101到120师团主要是选用原来一等师团1~20师团的预备役人员作为主力,所以战斗力上,自然与一等师团有差距。
20个二等师团,总计规模达到50万人。
三等师团30个:编号21~50师团。
石原计划中的三等师团,实际上就是几乎动员起日本可用的大多数兵源了。
三等师团的成员,主要是新兵,重在补充而不是前锋接敌。
这种“新兵”
为主的师团,装备自然较差,几乎没有重装备例如重炮等配置。
每个师团2万人,总计约60万人。
上述三类师团,总兵力将达到170万人以上,加上一些其它独立单位,例如陆军航空兵、保安旅等,日军的总兵力,在1937年底,将扩张到超过200万人。
其中陆航部队,要求成立第1航空军和第2航空军,将现在的近千架战机,扩张3倍,达到3000架战机的规模。
不过这方面的计划遭到海军的强力杯葛,他们是不允许陆航的实力超过海航的。
在激烈的争论之后,确定陆航的扩军计划先达到2000架再说,每个航空军各指挥1000架左右的战机。
按照这样的计划,陆航大致会有6个飞行团,每个团之下设置飞行联队、飞行大队、飞行中队三个层级,以能够独立执行配合地面部队战斗的飞行联队的规模来说,是30个联队。
在整个战机方面,加上海军航空兵的战机,总的战机规模可能会达到4000架,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规模。
李思华为什么并不想提前启动抗日战争?在军事上,空军的兵力差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不仅仅是战机,大量预备飞行员的训练也需要时间。
日军号称总的预备役兵源超过670万,其实精华的这200万是很难补充的。
一旦这200万消耗完了,剩下的虽然还可以有名义上的几百万大军,但那就再也不是那只精锐的日军了。
举个例子,如果将蒋介石政府在淞沪抗战时损失的那些德械师,穿越回二战后期,去打1945年的侵华日军,战力上恐怕将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
而且石原的这个计划,仍然表现出面对中国的那种骨子里的傲慢,还自以为日军的实际战力在西华之上,例如他们认为他们的一个一等师团,可以对付西华的一个军,即不到3万人的主力日军,相当于西华5万人的主力军。
无论如何,石原的计划,已经是将日本最后的骨髓都挤压了出来,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完全赌上国运。
日本高层的心态,现在其实就是甲午战争前的那种心态,只不过当时面对的,是已经腐朽透顶的满清政权,所以赌赢了。
但现在,他们面临的,则是如同旭日初升的西华,对手不同,同样的赌博手法,自然效果就不一样。
就在日军开始全面扩军的时候,西华也开始对抗战前的军队进行最后编组。
毛泽东、李思华与中央军委经过近两年的酝酿,按照300万主力部队的规模,出台了新的编制。
预计到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全部300万人才能编制完毕,因为到那个时候,才能完成全部部队的武装。
不过,并不妨碍现在开始对已有的部队进行编制。
整个“西华人民解放军”
的组织如下:
中央军委:毛泽东、第一副主席兼总政委(李思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