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先是受阻于湖南。
两广粤系和桂系,要挑战盘踞南京的蒋介石,拉拢湖南的何键入伙,实为第一要务。
所以桂系一方面派遣数万大军,渡过湘桂边境的黄沙河,拟往岳阳、羊楼洞等地,径趋武汉。
另一方面,派大将李平仙,作为两广总代表,来到湖南与时任省政府主席的军阀何键相晤。
李与何当年同为唐生治旧部,交情颇深。
此时的何健在西华威胁下,大大加强了湖南的军备,号称有“健卒十万,饷械充足。”
所以他站在哪一边,几乎就决定了民国内部的这一场大戏,会如何演变,如果站到了两广一边,表面上看,蒋介石政府确实就危险了。
然而何健是个老狐狸,对于两广的内部虚弱,看得很清楚,短暂犹豫之后,坚决地站到了蒋介石一边,这使得两广的大计,进退维谷。
如果先与何健大战,蒋介石就得到了坚强的盟友,两广明显处在下风。
而桂系又必须通过湖南,才能北上,这就被堵死在半道。
另外,在6月10日,蒋介石已经派军抢先控制了衡阳,堵住了两广联军的北上之路,在军事上先胜一着。
第142章民国暗影(二)
正在进退维谷之际,陈济堂内部又发生了大变故。
原来陈对粤军的管理,是外强内空,他根本控制不了粤军的局面。
7月4日,陈济堂的第一大将,第一军军长余汉谋首先叛变,集中兵力向南雄韶关挺进,对陈济棠实行所谓“兵谏”
。
当天,陈济棠的空军司令黄广瑞突率四十余架战机,飞投民国中央。
而第二天,第二军副军长兼东区绥靖主任李汉珲挂印离职,翌日通电反陈。
形势就此急剧恶化,7月13日,蒋介石公告由余汉谋代替陈济堂,出任其原来的本兼各职。
陈济堂只带了十几个人,狼狈跑到了香港。
他为人确实厚道,临走还赠送了李宗仁20万大洋,以表歉意。
走的时候他才明白,原来“大师”
说的“机不可失”
,是指他空军的飞机飞不能“失”
啊,飞机一失,自己就败了。
李宗仁和白崇禧,对于粤系这短期的一连串变故,自然是目瞪口呆,陈济堂在广州8年,到底干了些啥?对于粤军的统治是如此脆弱的吗?居然心腹大将,一个个地都如此容易就被蒋介石收买了?
大势已去,李、白只能再向蒋介石低头,桂军退回广西。
还好西华对于蒋介石政府的压力巨大,蒋介石也不敢主动再挑起与桂系的战争,事态才这样稳定了下来。
回到广西两个月以来,李宗仁的内心满是屈辱和愤怒,但又是无可奈何,实力不如人、策略阴谋还不如人,失败得也无话可说。
所以在王亚樵这事情上,能够给蒋介石一个小挫折,也算是心头小出一口恶气。
他冷冷一笑,听说这个王亚樵,矢志不渝要刺杀蒋介石,就让他活下来。
前两个月,他回到广西,此人还来拜访他和白崇禧,想说服他继续反蒋,可是他知道什么呢?力不如人啊。
想到西华,他不由得叹了口气,人家真的是蒸蒸日上啊,桂系这个时候可不敢得罪西华。
情报人员告诉他,西华在贵州黔南山区,已经修通了通往广西的多条道路,虽然不是那种典型的干线公路,但现在的交通情况,已经改善了很多,足以支持西华军队向广西进发,这让他和白崇禧都不时忧虑。
从王亚樵这件事情,也可看出西华对于人才的重视。
周恩来的密电,就说西华认为王亚樵“人才难得”
,是未来抗日和清缴汉奸的一把快刀,所以恳请李宗仁保全其性命。
但自己和桂系这面呢?人才缺乏啊,尤其是政党和情报方面的人才,王工度算一个,但自己其实对其也不放心,而且此人做事太过激烈,与桂系诸多将领,包括三号人物黄旭楚在内,关系都太过恶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