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李思华前世的历史中,苏联后面几年的钢铁产量,发展并没有很快,毕竟大家都缺乏资本,都缺乏连续多年高强度投资的能力。
到开战时的1940年,苏联的钢铁产量才达到1832万吨,而且由于战争损失严重,在二战胜利的1945年,产量只有1230万吨。
所以按照李思华现在的计划,是1937年达到1500万吨,而1938年就要突破2000万吨,实现对苏联钢铁产量的超越。
包钢就是这个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建设包钢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发展稀土产业及相关科技,在早期先以稀土特钢为主。
渗入稀土的特种钢材,往往具有优良的延展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拉拔性,在军工和一些特殊行业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这里的铁矿储量高达14亿吨,是足够满足生产钢铁几十年的储量。
到了建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电子工业兴起后,再转向以稀土产业为主。
未来的钢铁行业,河北和东北地区肯定也是重点,但那属于建国后的开发步骤了,李思华还记得前世有钢铁产量“全球第一是中国,全球第二是河北,全球第三是唐山”
的段子。
相对而言,东北的煤矿储量并不算好,而且开采难度大成本高,如果不能拿回外东北的话,其实东北工业区是有缺憾的。
长庆油田的开发则更为艰难。
李思华前世就知道,虽然长庆包括延长油田的储量(超过90亿吨)居全国之首,但开发难度也属于最高的那一类。
但她别无选择,只能是硬着头皮上。
长庆油田的开发难在哪里呢?就是在油田中,条件属于那种很差的,远不能和大庆油田相比。
长庆油田并不是一个整装的大油田,而是分布在37万平方公里陕甘宁盆地(也叫鄂尔多斯盆地)中的22个油田,这些油田储量规模有大有小,但开发的难度上“没有一盅省油的灯”
,都是非常困难的那种。
难度在哪里呢?长庆油田所在的陕甘宁盆地,拥有的是世界上典型的“三低”
油气资源(低渗、低压、低丰度),就像是铁矿中的贫铁矿。
我们知道,好的富铁矿,品位可以达到60%~70%的含铁量,而贫铁矿则只有20%~30%的含铁量,所以不是必须的话,谁会去冶炼贫铁矿呢?
例如在美国,对于洛克菲勒家族的标准石油而言,有那么多的“富铁矿”
可以开采,对于这种三低油田,自然是不感冒的,研究也就是为了技术储备而已。
而在中国这样的贫油国,每个油田,不管怎样,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长庆油田的油藏,就属于这种油田中的“贫铁矿”
。
首先是地表有数百米厚的黄土层,阻隔了地震波的传输,使得按照常规勘探的模式,在这里找油找气,无异于“大海捞针”
。
这方面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李思华的金手指,使得勘探的范围,缩小到了很小的范畴,高密度的探井,保证了很快出油,在1936年1月份,安塞油田已经获得高产工业油流。
所以建设的第一个油田,就是安塞油田。
其次是由于油气储层致密,要把油、气从地下“取出来”
,异常困难。
对于这个问题,李思华充分发挥了钞能力,早就在美国招募了一帮人,研究三低油气资源的开采,因为这也属于国际上石油开采的一个典型问题。
她还通过安华,在美国购买了两个三低的小油田,这种油田很便宜,就是为了以之作为技术实践基地。
对于开采技术,已经研究整整两年多了,从缅甸根据地建立时就开始,自己的石油人才,几乎都参与了相关的研究,还聘请了标准石油出身的一批石油专家。
所以最后的结果,总算是没有耽搁长庆石油开发的紧迫需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