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实际上,韩起功的2万人马,也只剩下了不到2千的残兵败将。
他自己都想跑了,担心马步芬盛怒之下会要了他的命,但是家眷都在西宁,他只好硬着头皮,带着这些残兵,凄惨地逃向西宁。
其实他不用担心,早在他回到西宁前,马步芬就已经自己跑了。
南线战役的结束,比起于天云这里的北线,要晚两天,是9月28日结束的。
在9月28日,马步芬已经知道了韩起功大败的消息,提前跑路的骑兵,早有人把讯息,送到了西宁的马步芬处。
在一开始,马步芬的反应,确实如同韩起功的担心那样,他对于韩起功咬牙切齿,要枪毙了他。
不过再等了两天,当南线同样大败,马元海仅以身免的消息,也传到了马步芬那的时候,他就完全目瞪口呆了,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彻底失败。
动员了青海所有力量,组建起来的8万多大军,其实最精华的5万人已经完蛋了,剩余这点人,要说能够继续抵御西华军,他自己第一个不相信。
所以他剩下的路,只有“逃”
这一个字了,但是逃到哪里去呢?通往民国的路径,都在西华军的手上,无论是向陕西还是甘肃,都不可能。
只有想办法去新疆,然后从新疆去阿拉伯世界,这才是他的生路。
虽然他与新疆地方政府的关系不好,但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了。
在悲痛和沉思了半天后,马步芬做出决定,他带着全家和财产,由少数精锐部队护卫,先从西宁向西,进入藏区,再绕行进入新疆,然后再想办法,从新疆去阿富汗或者印度。
10月2日,马步芬就着急忙慌地逃跑了,在逃跑前,他将西宁的防务,全部交给了他的族叔马良,马良也是没办法,马步芬将他的家眷都带走了,要他尽忠,他能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不管是韩起功还是马元海,跑回西宁的时候,都没有事,马良还敢枪毙了他们不曾?两人以往的地位,都在马良之上。
可是西宁这个时候,群虫无首,接下来怎么办,就吵成了一锅粥。
属于汉人的将官,大部分只敢旁听,不敢表示意见。
他们混在这个狂信的回人群体中,所有的权威都是来自于马步芬的授权,这个时候还能说什么呢?
至于马家的“自己人”
中,现在也是意见极为分歧,有要与西华军血战到底的,有主张和谈的,不过就是没有人敢说出“投降”
二字,这个团体骄横惯了,而且思想极度落后于时代。
这个时候的主体意见,也不过以为是过去的“招安”
而已。
西华军当然毫无招降之意。
10月5日,北线和南线两军,分别从西宁的北面和东面,在西宁城外实现会师,然后立即包围西宁,展开了进攻,甚至对于西宁这个“地方政府”
,连劝降信都没有一封文书。
实际上西宁城内此时已经四分五裂,一些马家军部将,各自带走了一些人马,西宁城根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大军开始进攻后,西宁城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大战,只是在一些街道,狂信的教徒们和一些士兵,在一些狂热的马家军官的带领下,与西华军发生了不同级别的冲突和巷战,都被西华军坚决彻底地镇压了。
西宁很快恢复了平静。
这个时代的西宁,不过是个小城,人口大约5~6万,谈不上什么“城市战”
。
占领西宁后,2个军只留个2个团在西宁城内,大军开始分头“剿匪”
,占领青海其它重要的县城,这个时候的青海,总计不到130万人,每个县,几乎都是几万人的水平,失去了商贸中心的西宁,其实那些“落草为匪”
的马家军,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