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距离山脚大约一公里外的几个地方,足足300门的炮群准备正在进行,这些炮都是一个种类,4只脚伸开,都有轮胎,说明它是一种牵引火炮,但是看上去并不大,在火炮中有点娇小玲珑的样子。
是的,它的全重,只有1981公斤,即不到2吨,正因为如此轻小,所以它就顺利成章地成为了这次翻越秦岭所使用的主力火力——在骡马和人力的辅助下,它可以在小路上翻山越岭。
这种炮,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博福斯M34型40MM高射炮,这种炮,原来是德国克虏伯与瑞典博福斯联合研制的,不过后来两者分道扬镳,克虏伯去研制了威力、射高、射程更大的88高射炮,而博福斯则在中小型高射炮上继续发力,这种高射炮,因为其杰出的性能,西华的德国工作小组,也将其引入了西华自产,未来西华的高射炮,就是这款M34与德国88的组合。
这个瑞典博福斯,就是诺贝尔家族的企业,没错,就是那个诺贝尔奖的创始人。
这款炮炮口俯仰-5°~+90°,标准射速120发分,最大射程7160米,身管56.25倍径,看到这个+90°就知道,接近垂直的时候射高达到五六千米没问题,所以秦岭这里最高大约2000米左右的海拔,正好是这款火炮的用武之地。
王一哲心目中的“五大险关”
,没有一个不是这款炮,不能从山脚打到山顶的。
这就是现代武器的力量。
而且最厉害的其实是它的射速,一分钟可以120发,一个炮群集群起来,短时间打出去的火力简直是可怖,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早期的“密集阵”
了,正因为如此好用,所以才在二战中大放异彩,成千上万的飞机,都损毁在了这种高射炮下,以至于这种火炮,总产量超过了6万门!
第122章秦岭烽火(二)
在这些M34高射炮就位后,每门炮前后轮胎的中央,各放下一根双脚支撑,而火炮的左右两边,也各拉出一根支撑,在这4根支撑就位后,火炮就稳定了,处于随时可以发射的状态。
一箱又一箱的炮弹被运到了高射炮的旁边,这些都是高爆弹种,用于攻击山头,是再合适不过了。
M34号称高射炮,其实是个多面手,从飞机、攻坚到攻击坦克,没有它不拿手的。
全部准备完毕,阵地开始变得安静下来,大家都在等待着时间的到来。
鸡头关守军,都呆在战壕里,团长张恩浩穿插在战壕里,不断鼓舞士气,但他还是觉得大家伙的士气都不高。
他心里苦笑,让东北军来到秦岭打内战,士气能高吗?
突然,空中开始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声音开始越来越大,是一种低沉的尖啸声,有点像防空警报,又有点像野兽的嚎叫,让人很不舒服。
张恩浩脸色一变,当初东北军也是有过空军的,他立即想到有可能是敌军的空袭。
马上命令“全体进战壕,小心空袭!”
传令兵通过有线电话,立即将团长的命令传达下去。
张恩浩躲进战壕边上的掩体,惴惴不安地观察着。
他用望远镜看到,空中出现了一群双翼的螺旋桨飞机,平飞过来,随着它们的接近,那种低沉的尖啸,变得越来越刺耳,让人非常不舒服。
突然,这些飞机开始向下俯冲,肯定是要投弹,作为一个老兵,张恩浩还算镇定,现在只能是听天由命,难道用步枪去射击吗?
这些飞机大角度地俯冲,然后投弹,掷下的炸弹,在空中又分为很多小弹头,看到这里,张恩浩已经是痛苦地一闭眼,糟了!
那么多炸弹,将会炸到多少士兵!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张恩浩瞬间失去了知觉,他被震晕了。
在后方阵地观察的王一哲等东北军的高级将领,这个时候已经是目瞪口呆。
他们看着这一群“死神”
俯冲投弹,看着己方的阵地,几乎是被覆盖性的爆炸所淹没。
参谋长的神色完全是呆滞的,他喃喃地说:“这他娘的怎么打得过?”
王一哲这个时候,心头仿佛是被火灼烧,他撕开上衣领子的口子,恶狠狠地说了一声:“打不过也要打!
这些飞机已经轰炸完跑路了,二团给我上去,看看一团还有多少人活着!”
他可不信西华的飞机还能连续地轰炸他的阵地。
其实西华至少可以轰炸个三四波是没问题的,不过这样的战斗,不用达到如此的烈度。
张恩浩醒过来,两只耳朵还是嗡嗡的,他发现副官正在拼命地摇着他,赶紧举起了手,示意自己没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