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这显然不是高明的办法,会造成无数的弊端,也会大大地影响很多地方的积极性。
所以我们将采取分税制,地方努力发展经济的成果越多,按照分税比例获得的税收也就越多,地方也就越有发展的资本。”
“中央、地方和企业,这是一个三维关系,是未来新中国经济体系的主体,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我们的中央和地方,都承担着一定的经济主体的职责,不仅是社会管理,还是资本运营者。
明晰和完善这个三维关系,关系到我们发展经济的大局,关系到新中国经济体系的稳定和效率。
我们所有从事经济和财政工作的同志,要在这方面下大功夫。”
“我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未来必然是一种‘战略中央,竞争地方’的经济关系。
中央进行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的管理和运营,地方政府则各显神通,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地方与地方之间,必然会存在某些产业的竞争,因此还要区分良性的和恶性的地方保护主义,既要维护地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建设完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很多产业,最终会溢出一个地方,而需要全国性的大市场。”
“例如消费品里面的啤酒,难道我们让每个县域,都设立一个啤酒厂?那就是巨大浪费的玩笑了,最终只能是全国都只剩下几个或者十几个啤酒大企业,只有这样的规模经济,才是这样产业的最终归宿。”
“然而,例如某地有一种特色的工艺品,是当地很多群众赖以为生的产业。
我们就要谨慎,假设外地某个地方,觉得自己有更好的科技,能够在这个方面竞争,超过原产地,结果组织了这个产业的生产,打倒了原产地的产业,这就是内耗,是无意义的扩张。”
“对于地方保护主义的仔细鉴别,是计委基于经济调查部门调研结果的重要职责,他们需要进行全国性或者全省性的产业协调。
不能让每个城市或者县域,都去追求少数几种的热门产业。”
李思华说完关于国家理财体系的问题,话锋一转,说道:
“借着今天这个讲座,我要批评近期在党内和政府中出现的一个现象。”
“革命的原则、政策方针的原则,必须坚持,这是党的铁律。
有的同志,怵于斗争,精于调和,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
他们碰到一些违反规则的事情,总是怕得罪人,总是喜欢做好人,于是和稀泥,不能坚持原则。
以团结同志、团结民主人士的名义,放任党的路线和政策被破坏。”
场内所有人员神情都严肃无比,仿佛一场风暴在降临。
“这些人的人缘,当然因此而好得很,可是党需要这样好人缘的同志吗?我一向认为,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有个六七成的同志夸奖他,那是正常的。
而超过七八成,甚至没有人说他不好,那这个领导干部,就一定有问题。”
陈云、邓小平神情极为严肃,因为他们知道李力胜同志,很可能是针对他们说的。
那个“团结民主人士”
当然是有所指。
“如果不敢斗争,不敢得罪人,总是想用调和的手段,用利益交换的手段来达成目的,轻易的妥协,那我们还革命干什么?”
“为什么对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可以如此轻松地付出?因为那不是他自己的利益。
就像以前我们批评过的所谓民族自治。
光明的口号下,牺牲的是自己民族的利益,是中华苗裔的底层利益。
这些利益可以轻易地送出,只要交换得到别人的尊崇和一些好话,明明是懒政和对民族利益的不在乎,却还能在一些不知道底细的同志那里,落下手腕灵活能干事的好名声。”
陈云和邓小平都有些坐不住了,李力胜的批评极为严厉,性质升级了。
“我们的手腕尽可以灵活,语言尽可以委婉,但棉里要藏着针,这针,就是我们的原则。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发挥灵活性,都可以调和的。”
李思华没有继续说下去,讲座在极为严肃的气氛中结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