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解释说:
“在东南沿海上海到香港的沿海城市群,设立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即经济特区,允许使用美元,让美元资本在这些地区,可以发展。
例如允许资本家在这些地区,以美元形式投资工业、商业和贸易,对进口产品设限,但对出口产品不设限,贸易区内可以收入美元、存款美元、支付美元。
总体的策略,就是我们划出一个小圈,加入美元圈,这是向美国的示好,让他们以为,我们在尝到贸易的甜头之后,会不断地扩大对美元的使用,先麻痹他们10~15年。”
“这对我们不是没有好处,美元毕竟是全球仅次于黄金的“硬通货”
,在1973年石油危机以前,是直接可以和黄金之间,以1盎司兑换35美元的价格进行直接兑换的。
限制进口、鼓励出口,我们就会有顺差,一方面用来进口一些,对我们还有用的工业设备或者其它物资,另一方面,要将美元储备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幅度,多余的美元,则每年连续性地兑换黄金。”
“美国不会允许我们永远只在小范围内使用美元,他们会用各种方法,来逼迫我们对美元全面开放,这就需要硬抗了。
总之,这是一场艰难的斗争,要准备好随时掀桌子。
根本的原则是,我们自己几乎不投入资本,自由贸易区内,只有外国资本或私人资本,并且雇工,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
“在自由贸易区之外,我们必须坚持完全使用人民币,不允许使用和兑换美元。
那么这些区域就不对外贸易吗?我们不必因噎废食。”
“以物易物太笨拙了,很难进行匹配,也就很难扩大贸易。
所以我们可以用一种比较聪明的办法,即货币互换。
比如我们与经互会之间的贸易,完全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例如,苏联卢布不能国际流通,他们名义上的标价是1美元兑换5.3卢布,但黑市上几乎是1美元换12卢布,相当于1人民币兑换5卢布左右。
那么我们折中一下,可以和苏联签一个货币互换协议,比如说是我们借给苏联100亿人民币,而苏联又借给我们400亿卢布。
那么贸易就可以展开,苏联用我们借给他们的人民币来购买我们的产品,而我们用苏联借给我们的卢布来购买苏联产品。
等到年底或者定期,对双方货币进行结算,重新补足100亿人民币和400亿卢布这两笔资本。”
“这样就能避免以物易物中的笨拙和不方便的地方。
而且这种方法,完全不限于经互会成员国,对于其它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是非美发达国家,都可以尝试。
原因也很简单,我们交易对手之间,大家都缺乏美元嘛,美国虽然痛恨,但很大程度上也难以干预。”
货币的内容,对于主席比较陌生,但他听得非常仔细,也能够理解。
他站起来,走了几步,把手中的烟在烟缸中掐掉,深沉地对李思华说:
“这也是一场长期抗战哟,其艰难、复杂和危险的程度,一点都不下于真刀真枪,甚至尤有过之。
一个失误、一次失败,就会有无数的老百姓遭殃,而国家的经济也会极大受损,发展就会遭到挫折。”
“现在我们的同志,对于这个领域非常陌生,对于货币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货币是买东西的钱、是纸币上,这是我们知识上的一大缺点,尤其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们,需要尽快地补上这一课。”
“我们不但要会打军事的战争,我们还要学会打经济的战争,重点就是货币的战争。”
李思华点头称是,她的阐述转向了从货币衍生而来的另一方面,即资本市场的问题。
要不要设立资本市场,是更加复杂和关键的经济决策。
她的说法是:
“前世的我国,应该说越发展到后来,对于发展资本市场的立场就越坚定。
当然,两个时空的情况,现在已经差异很大,所以根据自身情况的抉择才是重要的。”
“让我们观察在这个时空可能的选择:如果参考苏联,他们是坚定地否决资本市场的,但我觉得他们所谓基于马列主义的思想理念,只是僵化的教条主义。”
“马列主义者对于资本市场的认识,首先必须确认一个根本的逻辑,即在社会主义时代,经济的运行细胞,是不是还是企业?”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明确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一样,企业仍然是经济运行的基本细胞。”
“那么企业靠什么运行?仅仅是生产线机器设备和人员吗?人财物三样,一样都不可缺,除了人和物,财即资本,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企业,必须依托于资本而运行,资本就是企业的血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