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是铜矿。
我国铜矿的情况,其实与铁矿很类似,总体储量也不少,但开采和加工成本高。
国际上铜矿主要分布在南美和澳大利亚,它们具有同样的优势——品味高、开采成本低。
所以对于铜矿石的利用,应该是与铁矿石一样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需要进口的金属矿石,都必须建立起国家统一的采购体制,用国家的力量去压低成本,而不能让沿海的金属生产企业,搞所谓的纯市场化操作,那一定会造成彼此之间抬价,让西方国家利用,会导致损失巨大。”
“其它部分矿产资源,也存在一定的需要从海外地区进口的情况,这也是开展国际贸易所必须的,否则难道光是从我们国家向外卖产品吗?我们的进口,自然应该以工业设备以及便宜的工业原材料为主。”
一口气说完了这些,李思华喝口茶,休息了一会,正好让主席思考一下。
过了一会,主席从思考中抬起头来,掐掉一支烟,说道:“这些资源,就是以后我们国际战略斗争的一个重要方向,你以前和我说过非洲与亚洲在资源上的互补性。
非洲未来的重要性,在经济上确实就是补充资源的不足。”
李思华点头同意,两人讨论几句后,李思华继续阐述她的资源战略。
“主席,最后最难的一个资源,就是水资源,要很好地利用我们在胡焕庸线以西的广大国土,最需要的就是水资源。”
“在我原来的时空,中国的总水量高达2.8万亿立方米,但其实分到每个人的头上时,却只有平均2240立方米,在全球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里面,接近倒数前十名。
总的水资源不算丰富,在西北地区,就更是紧缺了。”
“这个方面,前世国家做过的努力,主要是南水北调,这个工程规划建设50年,总投资预计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是人类所计划过的最庞大的建设工程。”
“到我穿越前,已经花费2500亿,建成了中线工程,每年可以调水150亿立方米,相当于为北方补充了13条黄河的水量。
其西线工程,即引长江水入黄河,一直都还没有开启。”
”
我们现在的时空,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的。
国土扩大以后,水资源的总量,应该说更加改善了,东南亚地区,绝大部分是水资源丰富的。
问题是如何将富余的水资源导入西北呢?”
“南水北调,是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对于大西北,则当然帮不上忙,所以只有藏水入疆,是可行之道。”
“藏水入疆,或者说大西线调水工程,在我前世可谓众说纷纭,但由于顾虑太多,且费用高昂,不可测因素也多,所以始终停留在传说的阶段,国家的资本一直不算特别富裕,投资在工业上的话,效率不是要高很多?干嘛要投资这个长期有利但短期效益低的大西线呢?后来大西线工程,还被不法分子利用,例如有几年有个纷纷扬扬的“红旗河”
工程,据说是上海某金融公司的骗局,用来欺骗老头老太的钱的。”
“这个红旗河工程,说得还是有模有样的,构想就是从雅鲁藏布江的中游,沿着青藏高原的边缘,沟通整个中国大江大河的上游,然后将河水江水引流到相对干旱的新疆地区,整个输水渠的长度,长达6100里,工程量堪比再造一个长江出来,预计每年可以调整600~1000亿立方米的水量。
而更大的大西线工程,是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雅砻江、大渡河取水,通过筑坝挖洞,将水引入黄河,支流通往新疆。”
“总体上,计算下来能够调集的富裕水量,超过了2000~3000亿立方米,相当于5~7条黄河。
如果真的能汇入大西北,那自然是换了天地,大西北必然焕发生机,国土的生存空间将大为拓宽。
新疆现在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45毫米,藏水入疆,自然生态会大变,降雨量也会大增。”
“从青藏四五千米的雪线下来,到新疆1000米的海拔,应该说很多水流通过自流是可行的,但恐怕要在大山中不断曲折转弯,有的地方恐怕还不可避免地要开隧道通流,整个工程我随便想想,都会头皮发麻。”
“但我觉得,还是要尝试,不去考虑一下子引入什么600亿、1000亿立方的水,那太不现实。
但是,如果能引下来最便利的200~250亿立方水量,新疆也将彻底变化,成为农业耕作大基地,也能有了发展工业的凭据。”
她深知,很多事情是建国初期,开国的一代人,如果不去做,后来人就不会再去做了,开国一代,普遍有改天换地的大气魄,胜过后来者,这是“天道”
。
至于什么破坏生态,她是不屑一顾的,水流经过,破坏什么生态?让周边的草木更茂盛吗?一条或几条大河,在地貌上就是几条曲线而已,就改变了地质生态了?什么都不敢做,生态也只不过是荒原,对于民生有何好处?
所以她向主席建议,在建国后,需要让新疆和西藏的同志们,建立起专门的研究所和勘察队伍,对于大西线藏水入疆进行深入研究,最后能有几十亿立方、百亿立方的水资源,进入新疆,都是值得的。
她解释说,后世对藏水入疆的预算,大约是4万亿人民币,这当然是极为庞大的数字,但那种预算,是全商业、全市场化的。
我们在建国之初,就享有低成本的优势,类似这样的工程,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和布匹,有施工机械,反而是能够解决大量就业的。
与其让上千万青年,去上山下乡,干嘛不让他们去大西线施工呢?
她预计,只要有200~250亿立方的水资源进入新疆,就能引发新疆质变,至少耕地能增加到4亿亩以上,能够成为一个承载人口超过6000~7000万,基本工业完善的战略基地,足以支撑远期我们对苏联和中亚的战略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