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是老祖宗时代,就留下的宝贵经验,我们要发扬光大。”
”
这样的思路下,按照前世的人口增长轨迹推算,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我预计到2020年左右,我国的总人口可能达到20亿人以上。”
主席惊异地打断了李思华的阐述,问道:“那么多人?我们养得活吗?”
李思华点点头,说道:“养得活,等会我会探讨耕地和粮食方面的问题。”
主席让李思华接着继续阐述:
“20亿的人口,到底是累赘还是财富呢?取决于我们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以及教育普及,如果这20亿人口,都是有消费力的工业人口,那么就是巨大的财富,这将撑起届时2倍于西方及其附庸世界的市场规模,他们到时候只有9.6亿人。
我们就会变成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如果说有一国能够“单独建成社会主义”
,那就一定是我国,因为我们有最大的市场,而不会是苏联。
苏联全盛时仅有2.8亿人口,加上东欧经互会国家,总计不超过4.3亿人口。”
“如果那么多的人口,不能成为有消费力、受过足够工业教育的人口,那么真的就是垃圾人口,例如前世的印度,虽然13亿人,但其实大约8~9亿人都是“人牲”
而已,既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消费力,根本构不成市场,也无法纳入工业。
人口过多,对印度这种国家,就是种巨大的负担而不是财富。”
李思华的目标,是让这个时空的中国,无需再经过人口计划生育这样极端痛苦的人口调整,她想想前世就觉得心痛,大约有4亿人口,都没有得到见识这个世界的机会,这是多么惨痛的牺牲!
如果我国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养育他们,他们的人生,本来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结果,根本没有活的机会。
她指出,一定要拿下东南亚,她最早的设想,就是为了要解决粮食和资源问题。
主席对于这个方面呢,高度重视,他仔细地聆听着、分析着李思华的思考。
李思华指出:
“最基本的资源是粮食。
我的基础计划,就是一个“45亿亩耕地计划”
。
在我前世国家有14亿人口时,已经接近峰值人口,那个时候耕地为22亿亩左右,能够满足人口主粮供给,但是基本放弃了作为油料基础的大豆,因为大豆的产量,只有稻米等主粮的一半,平均在200公斤~250公斤亩。
“
“所以大豆是依赖进口,每年要进口8000多万吨,即14亿人需要1亿吨大豆,需要5亿亩耕地来生产;而按20亿人算,就是要1.5亿吨大豆,这需要额外的7.5亿亩土地。”
“所以这个45亿亩耕地,就是对标我前世14亿人口完全实现自给自足情况下需要的耕地,前世需要22加上5亿亩,即至少27亿亩,才能完全覆盖。
那么在这个时空,至少20亿人口,那就需要40.5亿亩,才能达到前世的标准,现在设定45亿亩,多出4.5亿亩,当然是为了更保险、更有余地。”
“45亿亩耕地哪里来呢?”
李思华向主席介绍了,正好在今年即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又称为“瑷珲—腾冲线”
。
她在民国地图上,画了一条从东北瑷珲到云南腾冲的直线,抬起头来对主席说:
“根据这个最新的发现,在线的西面大约420万平方公里内,主要是我国的东南地区,居住着超过94%的人口,而其余那么大的国土,居然只居住着不到6%的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