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我们得到情报后,李力胜同志非常高兴,她说红军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在我党根据地和军事实力还弱小的时候,应该以农村包围城市,以弹性的面应对敌人孤立的点和线,在运动中将敌人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主席的策略极为英明。”
“我们一直关注着中央苏区的发展,从第一次到第四次反围剿,红军都是通过贯彻了主席的军事和政治路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为什么到了第五次围剿,就变成了愚蠢地与敌人对攻,明知自己的军事实力相差得非常远?李力胜同志得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战略战术后,当时就断言苏区危险了,战略战术都完全错误。
后来我们知道,主席被你们剥夺了军事指挥权,这也罢了,居然将之赋予了一头蠢猪!”
曹子卿转向人群中的朱德,他在现场非常沉默。
曹子卿对他说:“朱老总,李力胜同志让我专门问您一句,您配合主席指挥红军数年,应该是对主席战略战术的有效性最清楚的,为什么没能坚持正确的战略?”
朱德吃了一惊,随即又苦笑了一声:“我惭愧啊。”
他没有多说,实际上他还有多少真正的指挥权呢?太多的事情,有苦说不出。
主席的内心很激动,西华和李力胜同志对他的认可,让他觉得很欣慰。
在场的大多数同志,内心都认可曹子卿的说法,最近他们自己其实在不断的反思,对于主席战略战术的认同,越来越高。
李思华前世历史上,1个多月后,即1935年1月15日到17日,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主席的领袖地位,从此我党回到了正确的发展路线。
曹子卿最后才转向博古,说道:“西华政治局一致认为,你们这些从莫斯科回来的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盲目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脱离中国现实,胡乱指挥,对于各大苏区根据地目前的全面颓势、对于无数同志的惨烈牺牲,负有不可推卸的严重责任。
不过关于你们的问题,将在贵州专题会议上,由西华政治局与中央苏区的高层领导干部们,讨论决定。”
博古的脸色惨白,其实没有西华,他也知道自己很难继续担任中央红军的最高领导了,同志们对他和王民的意见极大;对于他们这个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小群体,意见极大。
再说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呢?火并吗?会有几个同志听自己的?就算还有些红军还听自己的,现在可是有至少6个师的西华军就在左右。
难道自己还要以党的叛徒的身份,退出历史舞台?至少,自己还是忠诚于党的。
曹子卿的一番讲话和逮捕李得的行动,让同志们的气氛,从渡江胜利的兴奋中沉重了下来,太多的事情需要反思了,而且未来……未来现在还不可测,他们对于到了西华根据地后,会如何演变,现在心里还没有数。
第二天一早,全军开始撤退,撤退的过程极为顺利,国民党的追军,根本不敢靠近,而从新宁一路返回怀化和铜仁的路上,敌军几乎都早已被一扫而空。
最主要的,是西华军有大量的卡车,于是苏区红军携带的物资,以及大量的妇孺和伤员,基本可以通过卡车运输。
这样行军速度很快,这样5天后,苏区领导层已经被送到铜仁,不过李力胜和其它几位西华的主要领导,已经因为工作,返回了遵义。
所以未来的会议,将在遵义召开。
从怀化到铜仁,进入贵州,主席和周恩来他们,就注意到了不同,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筑路的队伍,沿途的村庄和市镇,看得到的老乡,衣衫褴褛然而面带着希望的笑容,白墙上和路边,有很多标语,内容包括“打一场人民的禁毒战争”
,“要想富,先修路”
,“携手共建乡寨,团结就是力量”
等,让他们的精神不由得振奋起来,他们看得到,贵州解放仅仅一个月,根据地的新气象,就已经能够看得到一些了。
在沿途,他们到处看得到地方部队的身影,而民兵组织,更是无处不在,那些筑路的队旗,很多就是民兵某营、某连的旗号,看起来,西华对于基础组织极其重视。
主席对王稼祥和章闻天感叹说:“西华的根据地建设,比起我们原来在中央苏区,更扎实得多。”
长征路上,他与这两位成为好友,很多时候形影不离。
周围的同志们听到,也有很多人频频点头,进入西华根据地的一路上,他们与西华的护送同志一路交流,对于西华根据地,已经有很多零碎的了解,而与西华同志们的思想交流,则冲击尤其大,西华对于马列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着自己一套严密的逻辑。
而按照他们自己这几年的革命实践,隐隐约约觉得,恐怕西华的道路,比起共产国际的那一套,更适合中国的革命。
从铜仁继续赶路到遵义,他们发现路况越来越好,到临近遵义的时候,已经看到“大马路”
了,西华的同志介绍,这是在修20米宽的主干道,以后还要铺上沥青,成为“快速干道”
。
公路交通网络,是西华根据地建设的重中之重,没有公路网络,工业建设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12月11日,他们抵达了遵义市,这个时候整体不过是一个有点破破烂烂的城市,但进城的时候还是可以发现,街道非常干净整齐,与民国此时各地的城市形成了天壤之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