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些事情,自有同志们去安排,她无需出面。
贵州的攻略进行得非常顺利,毕竟王家列等贵州地方势力,几乎没有任何军事上的抵抗能力,只不过道路崎岖,完全可以和缅甸媲美,这让部分部队进军的速度,受到一定影响,一些重装备部队,被迫停下来,等待修路大军在前方筑路。
不过预计到10月底,可以完成全面占领贵州,让黔省和滇省一样,转入稳固和建设的周期。
她现在的注意力,已经全面转向了最重要的时刻,她等待了已经很久的时刻,这大约会是她来到这个时空之后最重要的事件,需要她全部的智慧、决策力和执行力。
这个最重要的事件,当然就是红军的长征。
到1934年10月中旬,终于抵挡不住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主力第1、3、5、8、9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000余人,被迫分别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被迫开始突围长征。
红军主力包括五个军团和两个独立纵队,即军委纵队和中央纵队。
目前李思华还接应不到他们,距离太远了。
按照她的历史记忆,长征后经过20多天的作战,红军先后突破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但也被蒋介石判明了红军西进的企图,在11月下旬任命湖南军阀何键为“追剿”
军总司令,指挥25个师的兵力,分五路追剿红军,同时令贵州“剿共”
总指挥王家列,派出主力部队到湘黔边界堵截,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
,并手谕前线各部队:“力求全歼,毋容匪寇再度生根”
。
红军长征一开始就遇到了长征中最残酷的一仗:湘江战役。
她想着,必须将红军主力从湘江战役中拯救出来,历史上,湘江战役,让红军损失了5万多人,8.6万人的队伍,战后仅剩下3万人,差一点就全军覆灭,实为我党历史上,最惨重的损失。
她与中央苏区的很多同志,目前在理念上并不一致,苏区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太深,也因此而失败。
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是共产国际派遣的那个李得领导军事,结果从那以后,苏区的军事形势,就一路恶化,最终不得不开启长征,实属我党历史上最大的挫折。
然而无论如何,这8万多人是我党的精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前,有11万多人,已经有3万人牺牲了,如果再有5万多人牺牲在湘江战役,那有多少同志,还没有展现自己的才华,绽放自己的光彩,就会在历史上默默地消失了?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湘江战役后,红军继续长征,而最终仅有1万多人完成了长征,几乎7万人都牺牲在途中,这是何等惨痛的牺牲!
同志们的鲜血,真的是染红了中华大地。
就让我来改变这一切吧,这不就是我这个穿越的革命者,最应该做的事情吗?她心里暗暗地思忖着。
她规划着,11月开始的入川之战,四川的军阀,此时号称有30万大军,不过战力都不强,说实话有5个师也就足够击败他们了。
但四川地域广大,兵力太少,无法达成完全占领,如果反动派在各处捣乱,最后还得增加兵力。
所以,至少要15个师的主力部队,25万人左右入川。
再配上超过20万的地方部队,她决定从缅甸再抽调10万地方部队,这样四川放20万,滇黔两省各放10万。
云南驻军3个师,派遣一个师进黔,留下2个师在滇就够了。
所以现在计算下来,已经去掉18个师了,空余的兵力有8个师。
湘江战役的战场,是在黔桂边境的全州和兴安沿江,正好和黔桂边境防御成为一体。
按照她的想法,为湘江之战必须准备10个师,才足够谨慎。
所以她沉吟了一下,决定从缅甸调2个师上来,凑足10个师,参与湘江战役。
这样缅甸出现的军力空缺很小,还足足有23个师,超过30万人的正规军军力,在缅甸地区还是压倒性的,英国人不可能为了这点兵力的减少,而改变他们的策略。
再说,到明年年初,新的军队又会组织起超过5个师来。
第84章湘江战役(一)
李思华做出决定后,也不由得有些怅然。
在她的决定下,长征这部人类光辉的灿烂史诗,才开个头就要终止了,那些精彩的战役、那些不屈的意志、那些人类在绝境中展现的信仰和坚忍,也许就看不见了。
包括主席那些长征途中精彩的诗篇,还会有吗?例如她最喜欢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