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我们知道,美国已经成就了一大堆全球知名的大企业,德国和英国也是一样,就算是日本,也有了一些赫赫有名的企业。
但是反观民国,有什么真正值得一提的民营企业吗?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天生愚笨吗?比不上西方人和日本人的个人聪明?
其实根本的差别是在国运,我们还没有挽回国运,这正是我们革命的最大目的之一。
企业的发展,需要国运加成。
只有国运往上走,市场才会越来越大,人力资源才会越来越好,而消费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国家对企业的保护也能越来越强,就能对抗国外大企业的打击。
这个环境,就是国运才能提供的。
其次,是一套在自己社会中建立起来的有效率的经济体制,以及大量的工业人口,和本土的消费力等等。
所以,让那些跑路的“能人”
自己去看看,在其它的陌生环境,离开了国家的加成,离开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中国的经济体制,他们还有几个能成功的?
只要我们建立了良好的教育培训体制,真正的能人会层出不穷的,替代这些贪欲难以满足的完全利己主义者,有什么问题吗?自以为离开了自己,企业就不行,是人生最大的错觉之一。
也许离开了你,原来你创始的企业确实不行了,但类似的企业,早就已经发展起来了。
所以让他们走,我们绝不挽留。
真正良好的经济,不是向他们让步,能够换来的,而是需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
谈到这里的时候,李思华想起了前世,因为对疫情管理不满,一大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嚷嚷着要移民,当时就让李思华感到可笑。
这些人移民,又能在西方社会找到多少机会呢?他们的离开,对国家的大局能够有什么影响呢?这些人很多是企业高层,但其实真的是自己能力很强吗?不过是幸存者偏差而已,有的是人可以替代。
在当时的社会上,太多的人不是没有足够的能力,而是没有足够的机会而已。
他们的离开,可能反而给这些人机会。
说实话,当时已经是中俄与美欧开始对立的格局,未来是否会发展到热战都不一定。
看到这些人的“移民”
叫嚷,未免感觉这是1949,人在大陆,却加入了国民党的赶脚。
如果这样的比喻,让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悦,他们还可以想象,在1941年,日美爆发战争前,日本人赶着移民美国集中营的好事。
确定了原则之后,我们要定义经济组织的机制。
我们上述的原则是按照民营企业设定的。
在民用企业确定原则后,它的机制已经很清楚。
创始人自行组织管理层、合法合规招聘员工,合法合规经营和纳税,调查部门保持对其经营情况和数据的调查和监察,以保证其合法合规。
其它的内部管理,党组织也好,政府也好,都不会干涉。
民营企业底层员工的利益,还是要依靠调查和执法部门来保证,至于民企工会,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很容易被收买。
公有制企业或者说国企,又该如何设定经济组织呢?
在薪资方面,我们的原则是共同富裕,所以不存在管理层薪资大大高于普通员工的可行性,最高规定,管理高层的个人薪资,不能高于员工平均薪资的2倍,略微的差距,是为了维护管理层的权威。
在利润方面,不同的企业,要根据对行业的调查情况,决定其上交利润的比例。
除去上交利润之后的剩余利润,以类似民企员工持股会的性质进行分红,但最高领导的分红收入,不得超过普通员工平均分红收入的10倍。
这已经是很高的激励了。
说到底,在公有制企业,你想获得更多的财富,就只有一条,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搞上去,共同富裕了,你的收入就高了。
但是,不可能发财。
想发财,又觉得自己有本事,那就脱离公有制企业,去自己创业,或者去民企。
除了一般的民企和公有制企业,可能还有两种特殊的企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