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41章(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种车在试验的时候,用60天的时间,在德国行驶了6500公里。

能够生产这种卡车,意味着这个时代的重载运输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只要有公路,军队携带重炮就可以成为现实。

李思华决定,要在缅甸复制一个生产厂。

汽油机的WC62卡车,加上现在柴油机的S1H6卡车,是可以一直应用到二战的,整个卡车运输体系的根基,已经完成了。

3月初,李思华抵达了缅甸。

她从若开邦登陆,一路北行视察,到3月中,才抵达根据地首府设置的地点,克钦邦的帕敢镇,这个翡翠贸易的中心城镇,以及帕敢铁矿所在地。

根据地将总部设在帕敢,主要原因是两个,第一是计划中的煤钢化综合工业体,当然要依托帕敢铁矿,未来基本会复制石碌模式,同样在此建设一个100万吨级别的钢铁厂,作为这个综合基地的核心工业。

第二则是此地离开云南很近,越过当时的国境不远,就是保山和大理。

这里同样是未来发动云南攻略的适合地点。

经过这几个月的强化运输,帕敢煤钢化综合工业体的相关主要设备和生产线,已经运输到位,这非常不容易,这是这几年拼命修山路的成果,现在从若开邦和钦邦,两条从海岸穿越山岭,一直到克钦邦,然后延伸到掸邦的5米宽的公路,已经基本建成。

李思华视察现场的时候,各厂区土地平整已经接近尾声,开始在做基础,布置地下管线。

实际上,在这几年的大萧条危机中,李思华一共储备了600万吨的钢铁产能,她计划在海南、缅甸、贵州和云南各修建一个100万吨的煤钢化工业综合体。

其余的200万吨产能,则在铁矿资源丰富的贵州,以及云南择地建设几个50万吨的中型钢铁工业基地。

如果能完成600万吨的钢铁产能建设,就意味着基本上追上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部产能。

历史上,1937年日本钢铁产能达到最高峰,即700万吨,其中大部分来自于美国的废钢铁回炉,而东北提供了每年72万吨,朝鲜提供了每年17万吨左右。

此后日本钢铁产能随着战争进行,每况愈下,到1945年仅剩下26万吨产能。

当然,无论如何,与此时的美国是不能相比的,其钢铁产量已经超过了6000万吨,李思华的计划即使完成,也只有其产能的110不到。

不过正是因为美国有如此大的产能,在经济危机中,她才能廉价地拿到这600万吨产能的所有设备和生产线。

而其它两个大国,英国产能1318万吨,苏联产能1832万吨,都是远远不能比的。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慨叹了一声,日本能够对华发动全面战争,其物资储备,几乎全部来自美国。

1932-1939年间,日本70%的废钢铁、90%的铜、75%的石油都来自美国。

所以,当1940年美国发现日本的资本基本上被美国割完了,开始对日本禁运的时候,日本的军事能力就开始江河日下,只好铤而走险,袭击美国珍珠港,开启了太平洋战争。

说白了,美国以为自己已经捏住了日本的睾丸,只是没想到这帮疯狂的家伙,宁可自己做太监。

所以李思华对于褥美国的羊毛,是毫无愧疚的,反而她只恨自己,不能褥得更多一些。

从美国赚到的那些工业资本和资源,只不过是从美国欠中国人民的血债中,拿回来的九牛一毛。

李思华与冯百驹等缅甸根据地的领导人,召开高层会议,对根据地的下一步工作做了全面部署,重要的内容包括:

一、到4月底,全部计划部署缅甸的27个师中,剩余的7个师,都会完成部署,届时在缅甸的总兵力,将达到45万左右,足以应对英国全面动员英印军的潜在最大攻势。

二、即使最终与英国达成妥协,也要在缅甸至少要保持25个师左右守备,以打消英国人的觊觎。

云贵攻略的兵力,还要另外筹措。

在1932年下半年,德州军工利益体即将完成全部30个师准备生产的时候,李思华已经增加了15个师的订单,这是因为昌江兵器工业基地的产能还上不来,也有限。

预计本年度即1933年,昌江可以生产5个师的装备和弹药,因此加起来就是新增20个师,这部分兵力将是发动云贵攻略的主力。

三、新增武器装备,美国方面的交货是已经从1月开始,每个月提供2~3个师的装备,到6月份完成全部交货,所以我们将力争在8月份,完成全部运抵缅甸,装备新军。

而昌江的供应,主要将在下半年完成,上半年仅能完成1个师的武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秘支配者从坟墓里扒出来的摄政王妃电影教师系统要我培养偏执大佬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穿越远古:嫁个兽夫生个崽战极通天医品至尊都市之仙尊归来死亡万花筒重生的我只想专心学习NBA:巅峰大鲨鱼,镇守篮下!女主她儿媳豪门蜜爱:枕上撩妻有道人仙武帝重生之逆流十年快穿之这个女主早晚要完一拳歼星一品婚爱:独溺娇妻(快穿)高不可攀的前任重生之侯门骄女会读心第八冠位学姐快住口!都市邪王我的名字,你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