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李思华还考虑,在纳粹上台后,协助他们逃跑到美国,在美国参股和控制几个研究室,吸收一些大科学家,做一些未来科技课题的提前研究。
例如雷达、半导体、通讯课题等,至于爱因斯坦那样纯粹的理论基础研究,她现在还没有办法感兴趣,中国的国情基础,还不能支持。
这个时候的全球经济“两强”
,是美国和英国,自从英国建立英联邦后,就开始通过关税和货币管制,实现“英镑集团”
,努力实现英联邦内都使用英镑,以维持英镑的币值。
而美国则以牙还牙,同样努力构造“美元集团”
,努力让美元的影响力超越英镑,双方当时在金融上,拳来脚去,斗得不亦乐乎。
这两大集团像是两个磨盘,夹在中间的德国、法国之类,就更加凄惨。
无论是马克还是法郎,相比美元和英镑,都是弱势货币。
对于李思华而言,以美元去购买德国项目,自然是划算的。
不过她也不打算在德国太多购买,具体的项目,她现在设想是一条克虏伯重炮的生产线;克虏伯公司特种钢厂、蔡司光学镜头生产线(未来要配套一个国内的研究院);通过资金参与德国的I型坦克的B型研究,获得生产线;奥格斯堡机械等公司的内燃机,包括柴油机和汽油机生产线。
主要就是这5个目标。
其余的根据发展情况再说。
虽然二战时德国的飞机性能总体领先,但这个时候梅塞施米特公司刚刚破产,后世是希特勒上台后举国之力支持,才有其在二战时的辉煌。
李思华并无意抢先复兴这家德国二战时主要的战机公司。
她只是安排投资梅塞施米特一个飞机研究所,只做研发,获取未来Bf-109战斗机的相关技术资料,并培训一些我国的未来飞机设计师。
另外一个潜伏的目标,则是容克斯公司,他们研制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在二战中非常优秀,大名鼎鼎。
不过这款飞机要1935年才研发出来,要到1937年才能量产。
所以李思华对容克斯公司的期待,也只是投资研发,获得对我国技术力量的教育培训,以及在1934年前的技术资料而已。
到1935年以后,德国也许很难会容许“外国资本”
介入德国重要武器的研发和生产。
随着这些事务的推进,全球惨淡而动荡的1931年结束了。
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进行了大半,他们也开始在美国,委托卡恩公司大肆采购,实现自己的工业化,明年即1932年,其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是苏联的初步工业化完成的标志。
德国的希特勒,在纳粹党重建后,到1931年已经发展了几十万人的党卫队。
在英法压迫下,在经济危机难以破解下,德国的上层建筑,也开始倾向于他。
希特勒正等候着适当的时机,发动“最后一跃”
,夺取德国的大权。
美国的罗斯福,已经决定要参与1933的大选,现任总统胡佛的名气,已经完全臭大街,连胡佛这个名字,都成为美国人骂人脏话的代名词。
在中国江西的南部,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和人民委员会主席,从此我们将称他为“主席”
。
而在海南格局地和缅甸,李思华的无数同志,正在默默地积蓄力量,进行建设。
未来改变世界的力量们,在全球表面的喧嚣之下,暗流汹涌。
第60章返回海南和经济规划
1932年初,李思华再次回远东“过节”
。
她是带着一批高射炮回根据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