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上层剥削阶级,吸纳了超过150万人的本土山民,隐形根据地的实控人数,已经超过了400万人,组成了超过800个“乡寨”
。
在上述时间,已经有超过2个师的主力部队和武器装备,进入了缅甸,他们主要集中在钦邦和克钦邦,在那里设置了多个军事基地,开始囤积粮草和武器弹药,并持续进行军事训练。
实际上,我党在缅甸的力量,已经对于英国在缅甸的力量,构成了压倒性优势。
现在顾忌的,不过是英国在印度的力量而已。
英缅当局,当然也接到了很多关于上缅甸形势的报告,不过他们总的认知是,那些山区的土著各种民族,当下的冲突大大激烈,不过都是自己打自己,没有攻击殖民机构。
下缅甸的麻烦还没有解决,在上缅甸山区本来英国殖民的存在就比较弱,经济利益更是不值一提,暂时只能是按下不表。
英缅当局,自然也有很多关于缅甸近期局势不稳定的报告,呈送到伦敦英国政府,不过这个时候的英国政府,哪里顾得上呢?
到1931年底,英国的失业率就要接近20%,到1932年,失业率更会突破25%。
贸易逆差从1930年的3.9亿英镑增加到1931年的4.1亿英镑,与此同时投资利润回流却从4.1亿英镑减至3亿英镑,1931年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际收支逆差,英镑地位的稳定性也因此受到猛烈震荡。
企业破产、银行破产的程度,相去美国也不远。
例如美国有92座炼铁炉废弃,英国就有84座炼铁炉废弃。
大英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摇摇欲坠,实际上,从这一年开始,就没有大英帝国了。
今年的《巴尔福宣言》,正式宣布英联邦成立,替代了原来的大英帝国,英国已经无力对其所有的自治领,负全部责任了。
1931年初,黄金开始从英国滚滚外流,英国银行的黄金储备急剧下降,政治家们感到大事不妙,议会新成立了经济委员会。
8月12日第一次开会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能否通过财政紧缩,保卫英镑。
结果8月24日,英格兰银行一天就卖掉了价值1200万英镑的外汇,创下单日最高历史纪录。
9月18日和19日,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再次大量流失。
再下去,英国就要没有黄金了。
从6月开始,李思华就开始布局纽约和伦敦的金融市场。
在美国3年的收获之一,是她吸收一些华裔和美国本土的金融专业人士,建立了一只金融专业团队,并与全球西方列强的主要银行,都建立起了良好的业务关系。
这使得她具备了那个时代最强的金融操作能力。
她的团队,在全球多个银行,以总额2亿美元的保证金,借入了约2亿英镑,时间为3~5个月不等。
单单这一手,如果不是安华有德州财团的整体加持,就不可能做到。
当时英镑与美元的汇率大约是4.3,也即是说用2亿美元借入2亿英镑,是4.3倍的杠杆。
团队将这2亿英镑,在多个银行兑换成了约8.5亿美元,然后潜伏等待。
1931年9月20日,撑不住的英国,终于正式宣布,废除英镑金本位,并将英镑贬值30%,目的是以改善其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改善对外贸易,作为克服经济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
这可以说是英镑的“布雷顿森林时刻”
,就像是美国在1971年石油危机时,撑不住黄金直接兑换美元的35美元一样,不过美元后来绑定了中东石油作为支撑,终于还是坚持住了全球储备货币的霸主地位。
而此时的英镑,却再也没有这样的好运。
英镑贬值后,李思华的金融团队,才逐渐买回英镑,归还给各大银行,总体盈利超过2.5亿美元。
这一战,李思华和安华的名字,在全球列强的银行圈里,名震一时,赢得了极大尊重,大家都觉得,安华对于金融形势的判断力,简直是神一样的精准。
直到后世索罗斯“打败英镑”
的金融操作的时候,还有人称,索罗斯可不是打败英镑的第一人,李思华才是。
完成这次“英镑之战”
,李思华的心情极为愉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