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至于二战前后重要起来的一些产业,例如无线电通讯、雷达、电器制造、半导体等等,除了无线电外,其它很多科技,还没有具体的影子。
只能是先筹备,搜集一些早期技术研究的成果。
总之,还不是当期的急务。
当然,就算美国计划成功,资金也没有那么多。
按照她对重要工业门类的梳理,上述这个“打基础”
的采购,可能就需要2000~3000个工厂,如果现在繁华阶段在美国,平均是80万美元一个小厂,在经济危机阶段,假设对于破产工厂,能够以20万美元一个收购,即打了75折,那么也至少需要5亿美元。
全部收购,如果在破产高潮的3年内完成,那么每年需要1.7亿美元,高峰的1930和1931年也许每年就需要2亿美元以上的收购资金。
再考虑到聘请技术人员、熟练工人,运输安装,以及10个师的武器弹药、本土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教育训练等,至少还要加上2~3亿美元。
所以要达到理想和完美的效果,需要的资本总和会高达7~8亿美元。
压力如山,李思华自嘲地笑了笑,我能赚这么多钱?前世也没发现自己有赚钱的天赋啊。
不过她振奋精神,自己就不是来赚钱,自己是想办法来抢钱的,到了此世已经有证明,自己很擅长抢钱。
三年时间,8亿美元,李思华嘀咕着。
这个时候如果有其他人知道她心中的野心,肯定都认为她绝对是个疯子。
因为1929年美股达到当时的历史高峰时,总市值不过六七百亿美元。
4月17日,船只正在通过巴拿马运河,李思华从船上望去,心里很有感慨。
这条运河被称为“世界桥梁”
,是十九世界西方列强在美洲争夺的核心要害之一,美国、英国是主角,但法国、德国也加入了争夺。
不过发展到现在,美国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对于巴拿马运河的独占权,已经近在咫尺。
一切都是国力变化导致的,美国越来越强大,而英国越来越力不从心。
巴拿马运河一带,是热带气候,潮湿闷热、丛林密布,让人很不舒服。
希望抵达墨西哥的时候能好一点。
对于同志们来说,巴拿马运河很壮观,但对于习惯于前世中国种种巨大工程的她来说,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回到了船舱。
前期经过香港同志们的努力,已经购入了当时英国和意大利合作的最先进的远距离定向通信系统,在海轮上设立了长波电台,使得她可以与海南根据地保持联系。
阅读着来自海南的各种汇报,她注意到目前广东国民党的政军格局,基本符合她的“预判”
,其实就是与平行时空的历史相比,没有什么改变,历史的惯性是非常巨大的。
李济深联合桂系,打败了张发奎的部队后,粤军与桂系之间的矛盾却开始突出,对于粤军来说,桂系当然是外人,现在来公然掠夺广东的利益,自然就成为他们的敌人了。
而作为引入桂系的始作俑者李济深,由此被粤军军阀们敌视。
他在粤军的所谓“威信”
,就像是太阳下的冰棍,都化成水了。
陈济堂已经被李济深提拔为第4军的军长,现在粤军一共有3个军。
看到这里,李思华微微一笑,李济深是在给自己的统治掘坟呢,最后就是这个陈济堂,在1929年初,利用常、桂酝酿战争,李济深被蒋介石扣押的机会,将他挤下了大位,自己担任了第8路军总指挥的职位,全面主导粤军,由此让李济深再也没能主导粤军大局。
而随着陈济堂上台,粤军就开始与桂系不断交战,最后陈济堂一度都打到广西去了。
接下来此人会在1930~1931年的军阀大战中,反复横跳,一会支持蒋介石,一会又反对蒋介石。
需要注意的是1932年后,那几年军阀战争相对消停,尤其是广东地区。
粤军会否组织力量,来“围剿”
海南根据地,不得而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