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李思华心里的想法,当然是等待第二次世界大战。
3、建立广泛的海上走私线路,即使是首当其冲的缅甸西南海岸,海岸线也非常长,而英国远东舰队的存在数量是有限的,难以实现严密的控制。
同时我们还要实现以印度孟加拉的吉大港为核心的印度走私路线。
如能形成这样的情势,那么重武器装备可能不方便,但弹药等其它补给则是可能的。
三、初步的行动计划:
早在李思华安排招聘译员的时候,她已经安排李家和香港情报点的同志,寻找一些适合的洋人面孔。
香港当时类似上海,都有一批西方人,怀着发财的梦想来到东方,这些“冒险家”
其实成功的很少,很多也是穷困潦倒,雇佣他们并不困难。
计划的主体是,以英国人的身份出面,以某个香港马甲公司在科钦等地设立贸易分公司的名义,在明面上开启香港与若开邦之间的稻米和日用品交易。
先遣队都以这个公司的成员身份,渗透该地区,建立起隐秘基地,等待部队的机密潜入。
他们需要发展一些当地的华人和阿拉干人组成的外围势力,形成可靠的情报网络,摸清当地地形地貌和可利用的资源,最终形成部队潜入和根据地开拓的可实施执行规划。
先遣队前期,大约由10名同志和一个排的兵力组成,贸易公司带些护卫保镖也是正常的,只是不要暴露轻机枪等比较“重型”
的武器即可。
比较头疼的是语言,会英语的同志只有几名。
李思华要求选择出先遣队后,包括战士在内,到香港培训适应城市生活和训练简单英语口语,多少要学会说一些日常用语,当然这只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要吸纳若开邦的华人。
先遣队派出后,不再返回,而是长期潜伏,强化基础,获得详细情报,建立网络和基地,等待主力部队的抵达。
李思华认为,整个前期准备的时间可能会长达两年,到1930年才会全面发动。
这两年的时间,就是按照上述计划,不断完善、不断扩展、打好基础的阶段。
她的时间计划,自然与美国有关,要在大萧条危机爆发以后,才能获取足够的资源。
前期派遣的部队,最重要的是不断发展游击力量,吸纳阿拉干和华人,建立起虽小但是稳固的多个游击基地,渗透掌握若开邦海岸的所有渔村,先形成隐秘的根据地。
整体的计划大致就是如此。
讨论到尾声,有的同志有疑问,若开邦是民族斗争很激烈的地方,民族问题如何解决?
李思华不屑地回答:
“上层必须消灭。
至于底层民众,哪有什么真正的民族问题?本来就是那些头人挑的,都是基于经济利益的争斗。
阿拉干人的上层,不满于缅人上层和英国殖民者对他们的经济掠夺而已。
若开邦原来是古代阿拉干国(Arakan)十二孟加拉市镇的一部分,是藏缅人混合孟加拉人的血裔,不仅是若开邦,包括吉大港一带,曾经都是这个古国的领土。
表面上多数阿拉干人信仰佛教,少数人信仰伊斯兰和印度教。
但这些都是浮在面上的。
大量的底层人民生活困苦,一辈子困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会说的词都只有几百个。
其实几乎是一张白纸,哪有什么我就是什么民族的观念?他们就像我们现在教小孩子,教育的文化才是形成民族观念的核心,而不是血裔。
只要我们消灭了他们的剥削阶级,全面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同时建立起广泛的群众教育体系,输入中华文化,你看看他们会不会拥护我们?
就整个缅甸来说,民族观念比较强烈一点的,是那些城市,但缅甸与我国一样,还主要是一个农业国,城市人口的比例不高。
等到我们大规模输入移民,进一步改变了人口比例,民族问题就会得到基本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