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工业基础:工业城乡结合化,多点化;
军队基础:人民子弟兵,主力、地方、民兵三级军事体系;
对敌策略:农村包围城市、化点为面;
长期策略:积小胜为大胜,从相持到反攻。”
她接着用后世的一些案例,说明了上述总结策略的实施,她知道今天她讲得太深,这些同志未必能够理解,但多数同志肯定短期就要离开,让她恨不得一下子把这些她认为正确的理论,都灌输到同志们的脑子里,哪怕只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初步印象。
接着她补充说:“上述的策略并不是说,革命要完全脱离城市,城市本身是资源和产业集中地,具备非常重要的价值,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城市暗网的结合才是王道。”
,她不知不觉又创造了同志们一时听不懂的新词。
“总的来说,就是农村根据地在明,而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就建立地下暗的革命网络。
明暗两种力量的结合,实现资源的互通和协调,共同打击反动派,推动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这才是工人阶级与农民无产阶级之间的联盟策略,表现在军事上,就是点与面的结合策略。”
漫长的谈话终于结束,不但是李思华疲累不堪,刘尔崧等众人同样如此,这一轮谈话的信息量太大了,李思华一个接一个的“新鲜”
思想和逻辑,将他们脑海里本来的“革命理论”
冲击得一片混乱,本能地都想着需要消化和思考。
至于正确与否,不是他们现在可以下定论的。
李思华和他们约定,因为今天大家都太累,谈的内容也太多,所以明天再具体讨论下一步的策略,包括众人的去留问题。
从会场出来,刘尔崧他们几乎都沉默不语,心思乱蓬蓬的,一时理不清思绪,亢奋、疲惫、沉郁与混乱,似乎混淆到了一起。
第二天上午,李思华召开了部队的干部会议,重点就是讨论准备撤离新界基地,以及对部队扩编计划、武器装备计划、军事训练和教育计划、海上运输计划、物资筹备计划等工作的部署,接下来的几天,以唐干林为主的参谋组,需要完善这些计划的细节,形成具体工作和人员职责的执行命令并下发。
下午,李思华再度与刘尔崧等人会谈,在会场大家都坐下来以后,李思华说:“关于革命的理论和革命的策略,未来几天我们可以继续找时间讨论。
不过当下更重要的,是接下来同志们如何安排。”
刘尔崧他们显然有所准备,他和熊豪对视一眼,转头直视着她,说:“是的,同志们不可能长期躲在这里,国民党反动派正在屠杀我党党员和群众,形势紧迫,我们不能无所作为,需要尽快返回广东。”
李思华心里叹息了一声,她知道,虽然刘尔崧他们对她讲述的理论、思想和革命策略和方式方法等,确实受到很大触动和受到影响,但也就仅此而已,他们对组织忠诚,习惯于原来的体系了,一两次谈话,能够改变多少呢?李思华的所作所为,无论如何对他们而言,是离经叛道、无组织无纪律,能够不继续在这里挑战她,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让步了。
“最终还是只有鲜血,才有真正的说服力。”
李思华脑海里快速闪过这个念头。
她向刘尔崧点点头,说:
“我有三个请求。
第一,根据我们的计划,同志们大约还需要在基地潜伏7天,然后安排分批去香港,正常地通过买票回到广东,最好不要直接返回广州。”
刘尔崧和熊豪点点头,他们的打算差不多,只不过为什么还要等待7天?
李思华解释说:“此次事件的影响很大,我们判断,新界基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暴露的可能性很高,因此这几天,我们正筹备整体基地搬迁,废弃新界基地,这需要时间准备,同志们晚走几天,更有利于整个行动的保密。”
熊豪和邓佩都深深地看了李思华一眼,他们的阅历更丰富一些,体会得到李思华的精明与谨慎。
“第二个请求是,恳请你们安排一部分党员同志留下来,我们马上就要进行扩军,需要大量的党员,进入部队工作,来保证这是一只革命的军队。
不管我们之间,对革命道路和策略有多少意见分歧,这只军队都必然是我党宝贵的重要武装力量。”
听到这里,众人都为之一振,尤其是熊豪,他学习军事,又曾是皇浦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对军事的重视程度很高。
李思华愿意让我党党员大批进入军队,说明虽然这个同志胆大包天,无组织无纪律,对我党高层和现在的路线思想鄙视之至,但她至少没有将这只军队变成自己私军,使之成为军阀军队的私欲企图。
刘尔崧心里也高兴,他觉得,李思华虽然桀骜不驯,但内心还是有党的,这个请求光明磊落。
其实他是众人中对李思华感觉最好的,他见识到李思华部队的精锐,又引导他们拯救了那么多同志,对这只军队充满好感。
他和熊豪交换了一个眼神,说道:“力胜同志的这个请求很好,我们确实应该说服一些同志留下来,参与这一只我党军队的发展,这是我党非常宝贵的军事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