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例言(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比如杜甫因谏房琯罢相,触怒肃宗,几至杀头,故诗中曾先后两次以辛毗牵裾谏魏文帝的故事自比,一见于《建都十二韵》(未选),一见于《风疾舟中伏枕书怀》。

我们只有较全面的清楚卒毗牵裾的故事,才能藉以透视出杜甫当时谏诤的真象。

但历来注家都摘录过简,有骨无肉,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妨碍了对原诗乃至杜甫本人的理解。

类似这样的地方,这里都根据原书,作了一定的必要的补充。

这些补充,我大部分引用了原文,未加翻译,引用原文时,也往往有删节,为浏览顺利,一般不用删节号。

第六,解释杜诗的最好办法,自然是“以杜解杜”

所以注中,往往有引诗互证的地方。

我认为这样做,比较容易接近真象。

如陷安史叛军中所作《哀江头》的末句:“欲往城南望城北。”

“望城北”

,一本作“忘南北”

,一本又作“忘城北”

,孰是孰非,注家各执一词,但如证以同一时期写的《悲陈陶》一诗的结语:“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宫军至。”

则自当以“望城北”

为是。

望就是盼望,也不能解作“向”

人之常情,凡心之所思,也就是目之所望,当时在长安城北,所以向北望,向北啼。

但是,由于个人对全部杜诗还很不熟悉,未能融会贯通,所以对于这一点,做得还很不够。

第七,千百年来,注杜的人很多,清朝人下的功夫最深,成就也较大,注中往往引用他们的说法,仇氏《杜诗详注》外,主要有以下几种:钱谦益《杜诗笺注》、张溍(上若)《杜诗注解》、吴见思《杜诗论文》、黄生《杜诗说》、浦起龙《读杜心解》、杨伦《杜诗镜诠》等,因引用时,或简称某注,或直用人名,特在此作一总交代。

杜诗版本最多,异文也不少,这里斟酌各本,择善而从,有足供参考或应予驳正的,均附见注中。

杜诗结构谨严,又多长篇,为便寻求脉络,较长的诗,皆为分段。

前人谓“读唐诗,一读了然,再过亦无异解。

惟读杜诗,屡进屡得”

(黄主《杜诗概说》),这话颇对。

个人知识和力量都有限,解放前和解放后对杜诗虽都曾作过一点工作,讲也不止一次,但还谈不上“屡进”

和“屡得”

这个注解,虽经一再易稿,也只能是一种初步探索,脱漏谬误之处,一定不少,希望海内专家和广大读者,多多指教!

一九五七年二月于青岛山东大学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酌改

杜甫诗选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撼宙帝尊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重生彪悍小萌妻穿书反派逃命守则当不成赘婿只好去做儒圣了我被一只猫饲养了可爱过敏原极品上门女婿快穿之我在年代文里抱大腿魔王大人很烦恼明朝败家子王室之祭愿者超凡世界的资本恶魔权贵休妻后迎来火葬场袖藏天光快穿之宿主她飘了诸天:开局变成黑眼僵尸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电影系统逍遥游殿下,王妃又将您卖了心理真相掌上娇卿她除了能打一无是处我在天界当众神团宠大唐扫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