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三二]二句言作客很可怕,常有生命之虞。
千里井,赵次公云:“考千里井有两事:谚云:‘千里井,不泻剉(饲马的草料)。
’以其有汲饮之日也。
唐有《苏氏演义》小说者,载《金陵记》云,‘日南(郡名)计吏,止子传合间,及将就路,以马残草,泻于井中而去,谓无再过之期。
不久,复由此,饮于此井,遂为昔时判节刺喉而死。
’故后人戒之日:‘千里井,不泻到!
’或又云,‘千里井,不堪唾。
’亦是古语。
故陈徐陵作《玉台新咏》,载刘勋妻王氏杂诗云:‘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
’为客于外,所逢者,皆千里之井也。
然谓之‘畏人’,则到节刺喉,于义为近。”
《礼记:
曲礼上》:“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向俗。”
因怕触犯忌讳,故须问俗。
箴,是一种寓坝诫的文体。
《汉书:扬雄传赞》:“雄以为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
扬雄有《十二州箴》,见《古文苑》。
古代分中国为九州,问俗而至于九州,见得作客还不是在一个地头。
[三三]依旧,至今,是通计七五五年至七七〇年说的。
兵乱如此,看来真是“为客无时了”
了。
[三四]二句回到风疾。
尸定解,是说必死于道路。
又老、又穷、又作容、又有病、吃药又无效、世上又这样乱、伤心的事又这样多,岂非必死无疑?《晋中兴书》,“葛洪上罗浮山(在广东增城县东)炼丹,亡时,颜色如平生,体亦软弱,举尸人棺,其轻如空衣,时咸以为尸解得仙。”
尸解是道家术语,《后汉书:方技传(王和平恃)》注:“尸解音,言将登仙,假托为尸以解化也。”
不想直说死,故用葛洪尸解自比。
《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董卓秉政,靖惧诛,奔豫州刺史孔油,伷卒,依扬州刺史陈袜,袆死,依会稽太守王朗。
孙策东渡江,靖走交州避难,身坐岸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
当时见者,莫不叹息。
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
后人蜀,先主以靖为太傅。
年逾七十,卒。”
杜甫挈家逃难,有似许靖,故以自比。
但不免死于道路,半途撇下家小,所以又说“力难任”
。
[]浦注:“结联语妙,思之失笑。
家事只靠丹砍,则将登仙乎?况又无成也,作霖,乃活人之本,而以涕为之,则是饮泣待毙耳。
言外若曰:亲友亦念之否?”
按此解极精到,并深得“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